书籍 切尔诺贝利的封面

切尔诺贝利

[美]沙希利·浦洛基

出版时间

2023-11-01

ISBN

9787218164335

评分

★★★★★
书籍介绍

★关于切尔诺贝利核灾难最权威的史学作品★

★全面修订译文·新增历史图片图表·作者亲笔中文版序★

————————

【编辑推荐】

★五大增补内容,全新修订版本

★在苏联解体前夜,探寻今日俄乌冲突的历史原因

★斩获两大国际顶尖大奖,数十位历史名家联袂推荐的核灾难史杰作

★国内外知名媒体大力推荐

★文笔绝佳的非虚构写作

————————

【内容简介】

1986年发生的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震惊世界,成为意义复杂的全球性文化符号。哈佛大学乌克兰史讲席教授沙希利·浦洛基在本书中,利用新近公开的政府档案,结合大量目击者的访谈素材,详尽而富有条理地叙述了切尔诺贝利事件的背景、起因、过程、后续,及其对人类、对自然、对国际社会所造成的深远影响。全书涉及400多个人物,上至国家领导人,下到平民百姓,所有被卷入这场核灾难的各色人等都被描述,所有响亮和微弱的声音均被记录,所有模糊和片面的认识都被厘清……一曲令人心碎的英雄主义悲歌,一次迫近历史深处的智性探险。

————————

【名家推荐】

浦洛基教授通过不厌其详的考察与掷地有声的思虑,试图从社会组织、核安全等角度警醒当代人与后人,以对人类命运的关切,呼吁人们保有对核能的畏惧之心,为确保核安全而严阵以待。

——陈波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社会主义历史与文献研究院教授

书中展现了无处不在的英雄主义、集体主义和自我牺牲精神;反观之,每个人同时又都是特定的权力体制、社会架构和危机管理模式的殉难者。

——关贵海 北京大学国际战略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北京大学当代俄罗斯研究中心主任

作为一位历史学家,浦洛基是讲故事的高手。他不但能找到珍贵的资料和档案,更懂得如何把材料组织得引人入胜。面对宏大的历史事件,浦洛基的笔往往对准其中的普通人,在人类命运的关键历史转折点,展示他们最真实的反应。浦洛基用他的作品,不断地提醒着我们,理解历史,不要忘了回到现场。

——罗振宇 得到创始人

浦洛基教授以一种“历史学家和事件同时代人双重身份”自觉进行创作,同时还以梳理、解读灾难前因后果时的卓绝表现,让这一涉及“尚未过去的过去”的历史书写大获成功。

——吕一民 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浙江大学公众史学研究中心主任

这一充满细节的读本为我们打开了寻找真相、提炼事实的大门,它告诉我们,冷眼旁观并非总是意味着犬儒,拒绝遗忘也是人类的责任。

——孙歌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

为了探寻历史真相,浦洛基教授不仅利用了大量珍贵的政府档案,还收集并整理了大量当事人的采访录,这使本书既具备了政府整体决策、宏观统筹与综合治理的宏观视角,也具有来自不同阶层人物的多个维度的微观视角。

——许海云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该书使用了十分丰富的一手档案文献,属于很严谨、有深度的学术作品,同时文字表达简洁明了、通俗易懂,易于为一般读者所接受。浦洛基教授的多部著作都涉及核问题,在他看来,“服务于和平的原子能”与“服务于战争的原子能”本质相通、一脉相承,它们都可能给人类带来灾难。这一观点特别值得当今的人们深思。

——张小明 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从学术史的角度看,本书超越了原有的思考框架,对事件有着更为深刻的诠释。作者不仅探讨科学与政治或者经济与生态之间的纠葛与悖论,更进一步将视线对准灾难面前的人类情感和人性展示,试图借此探究人类文明的本质与未来。

——张杨 浙江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

【外媒评论】

关于切尔诺贝利核灾难最权威的史学作品。

——《经济学人》

令人心碎的英雄主义故事。

——贝利·吉福德奖评委会主席菲亚梅塔·罗科

精辟地论述了苏联的僵化体制和盲目的经济目标如何造成这场灾难并拖延救灾。

——《纽约书评周刊》

浦洛基挖掘新近公开的档案材料和目击者的访谈素材,以期用史实纠正谬误。他的叙事全面详尽且富有条理,给我们留下了广阔的思考空间。

——《伦敦书评周刊》

扣人心弦,细节丰富,浦洛基先生冷静地记述了苏联制度以及苏联官员的傲慢。在切尔诺贝利以南不到500公里的地方长大的浦洛基先生,生动地描述了灾难中冒着生命危险控制险情的英雄们——工厂经理和雇员、消防队员、士兵以及其他人。

——《华尔街日报》

生动重现了切尔诺贝利的熊熊烈火和苏联政府的沉默……哈佛大学乌克兰研究中心主任浦洛基先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历史细节:导致灾难的电站工程问题,将责任归咎于工程师的错误判断……灾难发生后苏联政府的欺瞒如何在乌克兰谋求独立及随后的苏联解体中扮演重要角色。

——《华盛顿时报》

清楚地描述了苏联对核能的追求、核工业普遍存在的粗制滥造,以及近乎偏执的保密习惯,是如何导致了1986年的灾难。这是关于切尔诺贝利核灾难第一部最全面、最令人信服的历史著作。

——《金融时报》

关于切尔诺贝利灾难第一部全面的历史作品,在本书中,这场灾难终于得到了它应有的纪念。

——《泰晤士报》

一部博学而有力的作品。浦洛基不愧是讲述细节的大师。

——《星期日泰晤士报》

引人入胜的历史著作。浦洛基的精彩叙述使读者身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控制室里汗津、焦虑的紧张状态,而在这个致命的夜晚,人类的弱点和设计缺陷结合在一起,产生了如此具有毁灭性的影响。

——《卫报》

令人难忘的著作。浦洛基的语调是人道的,带有怀旧感。他笔下的切尔诺贝利和普里皮亚季如此生动,如同那些遭遇灾难的城市一样,俨然是破碎了的伊甸园。

——《旁观者》

一部为未来这类灾难的书写树立先例和标准的核灾难史。浦洛基得出结论:即使在切尔诺贝利事件之后,我们在控制堆芯熔化方面也不会有多大进展……这是对灾难、意外后果以及未来可能发生的核灾难进行深思熟虑的研究。

——《柯克斯书评》

这是对切尔诺贝利核灾难的最全面、最引人入胜的阐述。

——《图书馆杂志》

[美]沙希利·浦洛基(Serhii Plokhy) 著

哈佛大学历史系乌克兰史米哈伊洛·赫鲁舍夫斯基讲席教授、哈佛大学乌克兰研究中心主任,专攻东欧思想、文化、国际关系史,著有《大国的崩溃:苏联解体的台前幕后》《欧洲之门:乌克兰2000年史》《原子与灰烬:核灾难的历史》等 十余部专著,获奖众多,包括非虚构类两大标杆奖项莱昂内尔·盖尔伯奖与贝利·吉福德奖,以及俄罗斯研究领域的权威奖项普希金之家俄罗斯图书奖,他也是唯一两获该奖的作者。

宋虹、崔瑞 译

宋虹 一级翻译,毕业于上海大学英美文学专业,已完成百万余字历史等社科作品翻译,代表作品有《大国的崩溃:苏联解体的台前幕后》等。

崔瑞,香港城市大学语文学翻译与传译硕士。

目录
中文版序:五段旅程
序言
辐射影响和测量的注解
序幕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浦洛基名著《切尔诺贝利》增订版,配合氏著《原子与灰烬》服用效果更甚。如何描述切尔诺贝利事件一一何人何时知晓何事,何种措施已经采取,凡此种种,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苏联人迎面反击,试图夺回对该事件发言的主动权。起初,苏联政府试图动员人民,转移其对国内问题和经济困难的注意力,采用冷战式措辞很有用。事故发生后的最初一个月内,苏联媒体报道的内容中有三分之一都是在抨击西方国家。苏联的媒体工作者乐于指出西方媒体报道中不准确以及有夸大成分的内容——而这些不准确报道恰与苏联的消息封锁有关。戈尔巴乔夫借机推行禁止核试验的主张,这个外交策略有助于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并减轻苏联因持续的军备竞赛而背上的经济负担。但在核事故描述的冲突中,苏联政府意识到他们在这场宣传战中正慢慢失去优势,于是决定放松对苏联媒体的审查。
对核反应堆认识不足、操作失误,是导致事故的根本原因,而事故后的信息通告,却被有意掩盖,人们被漠视,谁能告诉我:到底发生了什么?我的亲人在哪里? 那些带血的教训,终将得到重视,空无一人的城市诉说着曾经发生的一切……
现在看切尔诺贝利,会发现不管别的国家怎么抹黑,做的也比日本好了太多太多。
用书籍呈现纪录片的感觉,结果是支离破碎的,一堆俄国人名,稀碎的时间,到底想说什么呢?
增订版修订了之前一些没填的坑,增加了历史图片,以及国外研究机构的一些数据,制作成图表,个人觉得还是很有诚意的。分量最重的还是那本导读本,很多文章值得一读。
新版《切尔诺贝利》,对比我2020年自己入的老版,新版有了这些改进: ·附上了人物名及职位索引,这在读和苏联有关的书是真的很需要,我之前还是自己理的 ·附上了时间线,使得读者更容易梳理事件过程 ·附上了照片,能帮助读者更直观地看到事故前后对比,以及当时的人们的状态 ·附上了苏式RBMK的简约示意图,能更清楚地对比文中所言事故发生的机械原因 拿着这本书,就想起HBO的同名电视剧开场的独白: 谎言的代价是什么? 不是它会被错误地当作真相, 而是如果我们听多了谎言, 就再也分辨不出真相。 阅读《切尔诺贝利》,不仅是为了了解历史,也是为了学习如何深省地面对历史。
以时间为轴,用精确的数据和详尽的史料展现了一起事关全人类的核灾难。没有事故现场的惨烈,没有义愤填膺的批判,有的只是面对事故时的人性考量。 当下读这本书,应该更加震慑人心。
新的增订版里那张图表让人眼前一亮,人物关系,几方人员出场阵容清晰明了。时间线也在阅读过程中起到很大帮助。这本很值得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