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近代中国的乡谊与政治的封面

近代中国的乡谊与政治

唐仕春

出版时间

2020-03-31

ISBN

9787220118470

评分

★★★★★
书籍介绍

乡谊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因素,本书紧扣近代会馆等同乡群体转型成为公共团体的时代脉搏,探讨了影响乡谊流动的主要因素,分析了乡谊流动的拓展与分化。以明清同乡京官印结为切入点观察了京师政治制度运作与出仕者社会生活,通过会馆禀请和衙门给示晓谕讨论了乡谊流动与清朝基层社会法秩序的构建,会馆管理制度的演进亦可见乡谊流动与政治的互动。既协作又冲突的多重面相展示了政治对乡谊流动的包容与限制。本书凸显了观念史与社会史的结合,亦在社会史与政治史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唐仕春,1973年生,四川开江县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系学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近代史系硕士,北京大学历史系博士,留学俄罗斯莫斯科大学法律系,2001年至今任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现为副研究员,兼社会史研究室副主任。研究方向为中国近代法制史、社会史,著有《北洋时期的基层司法》、《当代中国近代社会史研究》(合著),在《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篇。

目录
近代的乡谊流动与政治
绪 论
一、研究综述
二、基本概念
第一章 乡谊流动的启动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体例经典,内容扎实,二十年辛勤劳作之成果可见一斑
个案理论性还可以,但是整体内容系统性略差,地域覆盖层面比较细碎,整体理论结构也不够完善。
大概是因为太依赖机构档案了,全书的论述总有一种“框架感”——并非指论述概括,而是所有的分析及佐证都处在机构的公开话语层面,既无下沉,又没有“人”,读起来自然显得枯燥了些。或许也和初稿的形成年代有关吧。 个人认为比较有意思的一个点是,交通通讯技术的进步打破了物理层面地域空间的隔阂,却并未消解因这种隔阂而产生的乡谊传统;恰恰相反,正是依靠着这些新技术,乡谊观念得以以一种更为公开和强势的姿态介入和影响政治——而这种“蒸汽朋克”式的“繁荣”状态,直到政治革命的到来方才被彻底压抑。
内容扎实,但乡谊流动视角的写法似乎没有完全突破既往研究的分析逻辑,比如会所与政治的互动等等,并未鲜明体现流动这一概念的特征。或许这一概念并非一个可以涵盖所有分析内容的概念。
三星太低四星又觉得有点高,要是有三星半的选项就好了。
很久没读到写得这么烂的学术专著了,这居然还是硕士论文改的稿,这种程度的学术研究只配作为本科论文。全书2/3都是洋洋洒洒、没有取舍、没有重点的案例,说难听的就是极尽所能的凑字数。搞学术不是只需要举例子,好歹说出点自己的见地吧,那么爱读案例干嘛不考法啊,学什么历史啊? 书名的“乡谊”一词也很标题党,直接写会馆不行吗,整一覆盖面极大的非具体词汇,以为能涵盖到方方面面呢,结果从开篇到结尾都执着于会馆一个概念。 所谓的会馆,就是帝国的基层政治管理体制的畸形与匮乏,而衍生出来的基于同乡纽带的类基层政治组织,一种变相的异地乡绅管理形式。同乡京官印结真是一项极其可笑的政治发明,从最初的担保人意义,慢慢变质为狼多肉以至俸禄微薄的京官的默认外快,这种极致扭曲的变质,处处充斥于这几千年来的帝国朝代嬗变之中。
绪论写的不错,正文或许表面和呆板
大概是一开始读的几部社会学著作过于出众,这本以会馆和乡谊制度为窗口探究近代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变迁的作品通读起来还没有感觉到吃力与难以理解。反倒还契合了自己一探在熟人社会治理模式下,种种社会生活如何进行的私欲。算是为开读黄宗智的实践与理论三部曲做个铺垫吧。另,读完之后认真思考了一下,自己现在对中国近现代社会学特别是小农经济社会的探究兴趣,已经开始超过之前一直暧昧的文学批评与简单哲学了。再另,封面竟然是聊城的山陕会馆,非常后悔在聊读书四年,竟不知此会馆曾在社会发展进程中担当重任而未能一游,甚为遗憾。
说了些什么 但又好像没说 史学研究照着社会学写法有些不适应。作者笔下的会馆、同乡组织几乎可以划归为“公共领域”or“自治体”了 “乡”的因素反而点到为止(“乡谊流动是否具有不可替代性,我们不得而知。然而,政府选择了乡谊流动却是事实”。读者看不就是想知道乡谊流动有什么独特之处吗😂) 错别字 滋贺秀三 not滋贺秀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