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孤独的狂欢的封面

孤独的狂欢

吴伯凡

出版时间

1998-01-01

ISBN

9787300025322

评分

★★★★★
目录
我的世界与我的窗口(代序)
第一部分“没有尽头的青春潮”
导言:数字时代的“海”
第一章美国人与“孩子”
第一节美国人:发明者与犯规者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经典摘要请见:http://slurry.4ewriting.com中的赏文阅幕栏目。
原来是伯凡写的
预见性
孤独的狂欢有两个意思:一是孤独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孤独;二是人们在网络时代会从孤独到狂欢再到孤独如此循环。这本书生动分析了网络的文化特征,可以看作是《理解媒介》和《数字化生存》的解读,博学的吴伯凡先生有着哲学教育背景让文本充满了深意,这本上世纪末的书仍值得研读。作者相信(连接网络的)电脑能够结束“大众时代的按摩”,但我看来网络更让人容易沉浸在“按摩”之中——因为你可以定制你想看到的东西而排除厌恶的。在这个以变为不变的网络时代,谁也不知道新的“颠覆式创新”何时会来,网络这个依然神秘的大海正等着新的弄潮儿。
原先想给差评的,但是鉴于是1998年的书,价值就上升很多。不过“电视消亡意味着大众文化消亡”不能认同。不晓得为什么豆瓣评分这么高。
本来就因为这本书去读理解媒介的,结果发现他讲得更清楚。很有趣的一本书。
(大三读毕)电视到pc,按摩变挑战2021.1.24(1/4) 用手指奔跑地cyber时代,如羽毛般空虚2021.9.15
慢慢走,欣赏啊。
一个冷的,乐观的媒介语言。
或许,十多年前看到这本书,我给的评分会高一点。 偶然在喜马拉雅发现,冬吴相对论新一季开播一段时间了,听着几级,也找不到几年前的感觉了。 是节目老了,还是口味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