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刑事诉讼法的封面

刑事诉讼法

林钰雄

出版时间

2005-04-30

ISBN

9787300063584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在整理、分析、批判传统刑事诉讼法学教科书及实务的见解外,尝试突破传统,重新分配刑事诉讼法议题的比重,将阐释重心移转至刑事诉讼的构造原则、强制处分、证据法则、证据禁止及法庭活动等;并在修改版中将阐述范围扩展至2001年的搜索扣押新法规、2002年的法院调查范围、起诉审查、缓起诉制及交付审判等四大新制,以及2003年关于身体检查、鉴定留置、传闻法则、证据禁止、共同被告、准备程序、法庭诘问等证据及审判章节的重大变革。力求新旧共陈,承前启后,为读者呈现对刑事诉讼法的完整及深刻思索。此外,为了“冀以理论,契入实例”,本书每章契合数则案例辅助理解,其中多数取材、改编自台湾实际的案例。体现“诉讼法的生命在于运用”的宗旨。

林钰雄,台北县人,1964年生。台湾大学法律系、法研所毕业,司法官、律师考试及格,1993年9月赴德深造,追随洛克信(Claus Roxin)教授攻读刑事法,论文题目《法官保留及对刑事诉讼上基本权干预(强制处分)之救济》(Richtervorbehalt und Rechtsschutz gegen strafprozessuale Grundrechtseingriffe)。1998年2月获颁慕尼黑大学法学博士学位,曾任教于政治大学法学院,现任教于台湾大学法律学院。主要书籍著作包括:

《检察官论》(1999年)

《刑事法理论与实践》(2001年)

《搜索扣押注释书》(2001年)

《严格证明与刑事证据》(2002年)

目录
第一章 刑事诉讼之基本概念
壹、刑事实体法与刑事诉讼法
贰、刑事诉讼之目的
叁、刑事诉讼程序综览
肆、刑事诉讼法作为应用宪法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1.6阅读诉讼标的部分
发现真实、法治原则、法之安定性三个目的之权衡贯穿始终,体系完整,林老师的确厉害,正是林老师的《新刑法总则》打开了我学习刑法的大门,这本书同样不令人失望,背过法考之后再看此本书,效果一定不错。 但是读的时候也意识到,按照林老师在本书中所持之价值秩序,未必能获得dl人民认可之社会效果,暂且不论谁是谁非,概念以及目的之记忆,绝不是学习法学之重点,我们必须反思,什么是好的社会。
必读
台湾学者林钰雄编写的刑事诉讼法学教材,很不错的资料。台湾学者基本上都是德国或者美国留学,所以这方面的痕迹很深。不错是不错,但至于这么高的分吗?上下册还用了不同的书号,太浪费了。pdf
刑诉法的法理思辨
很棒,通俗易懂,要多读几遍,比国内教科书那些不知所云的语言强太多
没有不用付出代价的法治国原则。(上卷。下卷下学期。) 读完。职权主义背景下追求确保控诉原则是距我们遥远的境界。
要是大学学习时看了这本就好了… 作为诉讼法,先明白原理,再看条例,很多东西都可以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了 希望国内的教材可以好好学学,不要把复杂问题再复杂化,说人话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