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雅克•拉康的封面

雅克•拉康

吴琼

出版时间

2011-04-30

ISBN

9787300133010

评分

★★★★★

标签

哲学

书籍介绍

雅克•拉康是继弗洛伊德之后最具影响力和理论煽动力的精神分析学家,其理论不仅在今日的文化研究及艺术批评中被广泛运用,而且在哲学、心理学、宗教学、政治学、法学、传播学、教育学等领域也有深刻影响。本书既结合历史背景详细叙述了拉康及拉康学派的传奇,也对拉康本人庞杂的理论进行了全面的梳理,是目前国际拉康研究中涵盖面最广、篇幅最为庞大的一部专著。

目录
如何阅读拉康?——代序
上篇 拉康的事业
第一章 弗洛伊德在法国
第一节 创伤之矛
第二节 不愉快的开场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7.20-7.25精读。我们存在是为了一种不可能的事业。无论是否误读,或者说必然误读,或者误读就误读,这本书功德无量。
连篇废话,不痛不痒。
拉康三箴言: 1.无意识是像语言一样被结构的。 2.人的欲望就是他者的欲望。 3.不要向欲望让步。 拉康五大思想源:弗洛伊德,科耶夫,海德格尔,列维—斯特劳斯和雅各布森
现实中任何一个东西都可能是你的“对象a”……但它们又不是真正的对象a,它们只是“对象a”的替代或类像……所谓“对象a”,就是你总是在欲望它但并不知道它到底是什么,你总是在它的替身中来寻唤它但在面对面中又总是与之错失,你在它的面前总是遭遇失败但这个失败却使你对它更为坚执。 欲望人有一种特别的激情,就是他不仅欲望着一切,也欲望着“欲望的知识”,即他总想知道那指导、主宰其欲望的东西究竟是什么:我欲望,可我到底欲望什么?我所欲望的是我真正想要的吗?所以欲望人的悖论就在于:他欲望,但缺乏欲望的知识,他对自己所欲望的东西一无所知。 读拉康,就是欲望着“欲望的知识”。 因为,欲望总是他者的欲望。 所以,这是一个他者的欲望。 又因为,不要向他者的欲望让步。 所以,不要再读拉康了… “你究竟想要什么?”
没想到终于还是看了拉康。上下两本,梳理的很细致
絮絮叨叨
必须得扣一星,据我常年的阅读经验来看,如果一大段话,你读的连个根本的方向都摸不到,十有八九是因为写作者自己都没有想明白。 另外,拉康的一系列数学型完全是胡说八道,连象征都算不上。比如欠缺能指√-1,整个推算的过程完全是捣糨糊,分数号—原本是指能指到所指的意义穿越的阻隔,=是同义的意思,如果把其分别当做除法和等号使用,请问这个象征从何而来?推导之前的式子和推导之后的式子作为象征符号不是不可以理解,但推导过程完全是错乱逻辑的结果。这不禁让人怀疑,拉康如此渴望展现自身博学,甚至要强行跨界,以至于混乱的运用让真正拥有文理双重知识背景的人都觉得莫名其妙,其执着强烈到了强迫的程度,不难道也是一种歇斯底里的表现吗?
吃了安利来看的,本来以为是一些解释性的内容,但看了几百页感觉更像是对拉康本人的一大本介绍。
美中不足的就是车轱辘话太多,容易绕晕
补,实在是太罗嗦了,又没什么特别亮眼之处,入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