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象的封面

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象

[印] 阿马蒂亚·森

出版时间

2012-10-01

ISBN

9787300162485

评分

★★★★★
书籍介绍
世界也许充斥着越来越多的暴力,但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阿马蒂亚·森在这部包罗万象的哲学著作中认为,驱使着这些暴行的,不仅仅是那些不可解脱的仇恨,还有人们的思想混乱。 在11岁那年,阿马蒂亚·森生平第一次亲历了杀戮。20世纪40年代在印度突然爆发的印度教徒一穆斯林骚乱的双方都受到了别人的有意挑唆。这场骚乱中的绝大多数受害者——包括印度教徒与穆斯林——都是同属一个阶级的劳动人民。而应当对这场血腥屠杀负责的,只有宗教身份这种单一划分的观念。 在这本《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象》中,森指出,与过去一样,一直延续到今天的冲突与暴力都受这种单一身份的幻象影响。显然,越来越多的人们根据宗教立场(或者“文化”或“文明”)来划分世界,而忽略人们看待自身的其他方式——诸如阶级、性别、职业、语言、文学、科学、音乐、道德或政治立场,并且否定了合理选择的现实可能性。一旦根据这种观点来界定不同人之间的良好关系,人类就被严重地压缩并置于“小盒”之中。 在《身份与暴力——命运的幻象》中,森颠覆了那种惯用的概念,诸如“整个中东”或“西方思想”。通过对文化多元主义、恐怖主义和全球化的精辟分析,他得出了结论,我们应当更为清晰地理解人类自由,并成为全球公民社会中富有建设性的公共表达者。森证明,尽管最近世界陷入了战争循环,但只要我们坚持这一理念,这个世界也同样能够稳定地迈向和平。 阿马蒂亚·森,199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曾任剑桥大学三一学院院长,现任哈佛大学教授。其著作包括《以自由看待发展》、《理性与自由》、《论经济不平等》和《好辩的印度人》等。
目录
引言
第1章 幻象的暴力
·对相互竞争的社会联系的认可·
·约束与自由·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道理其实大家都明白,但作者没有提出在现阶段能落地的靠谱解决方案,他拒绝承认人类形成当下这种极端判断方式的心理学必然性。世界之复杂之处恰恰就在于知易行难。
三星半,其实就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但是疯狂展开凑成一本书
屌?
比萨义德的报道伊斯兰好
一句话能讲完的事,唠叨成了一本书……
……
这个本书给我一种森深得伯林文化多元主义的真传,森提出我们每个人都有着多重的身份,在每个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显现出不同的身份,那么为什么还会有着以身份为理由的暴力呢?那是总是存在着一种单一身份的幻象来劫持个人,强制加诸的与人(宗教和民族是目前最常见最危险的单一主义身份幻想)。并且否定合理选择,将人类压缩到单元的小盒中,此时暴力仇杀将随之到来,只有掀开这种单一主义的幕布,就能发现这些单元身份论的可笑与脆弱(作者的靶子是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前一部分显得有点啰嗦,总体论述清晰,作为三一学院院长的森,被安检人员的那种审视是作为白人是无法感受到的,边缘性的出身让作者对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刻的思考与认识。
1-3
我的启蒙书籍之一
在民族主义盛行的当下,在立场先行的时代里,不妨先想想identity到底带来了什么、到底定义了什么的问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