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人的自我寻求的封面

人的自我寻求

【美】罗洛·梅

出版时间

2013-08-31

ISBN

9787300177397

评分

★★★★★

标签

哲学

书籍介绍

《人的自我寻求》的主题是关于个体人格如何在孤独的时代得以重建。本书从分析人的空虚、孤独与焦虑入手,解释现代人面临的严重心理困境,并进一步指出,造成这一混乱的根源是价值核心的丧失、自我感的丧失、语言的丧失和悲剧感的丧失等社会历史和文化心理的因素。然后通过强调自我意识是人不同于动物的独特标志,力图论证它是人的自由赖以存在的基础。最后试图通过对自由、良心、勇气等传统价值作新的阐释而重新确立人格整合的目标。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我们的困境
第一章 现代人的孤独和焦虑
第二章 混乱的根源
第二部分 重新发现自我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2021已读019。是想买下来送给所有重要朋友的书,是想要重读第二遍第三遍的书。在一段较长的历史时期审视“自我”,将人类普遍的孤独、焦虑放置到外在环境与内在力量缺失的语境下讨论,把自由、责任、勇气、爱从过渡时期的混乱中拎出,每一个议题都打动我的心弦。要继续向前啊,没有借口,为了成为一个更完整的人。
要是那一天没有无所事事的在书架旁边转我还不知道要到哪一天才能碰上这本书。 刚开始看的时候我已经想哭了,前面几节几乎完全准确地描绘了我这一段时间来的思想转变和心理观念。
正如书名一样,它旨在探索自我,寻求自我。它剖析了很多东西包括孤独和焦虑,但是并没有给出确切可行的解决方法。这就如心理咨询一样,许多来访者带着希望咨询师给予建议方法的心态来到,实际上更重要的,是与咨询师一起探索的过程本身。然而,曾经有些功利的我很长时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自由、责任心、勇气、爱以及内心完整的特质是本书倡导的价值观,被最后一段话深深感动。Glaucon反驳苏格拉底:“我不相信地球上任何一个地方有有上帝之城”。苏格拉底回答说:“无论这样一座城市是存在于天堂,还是将来会存在于地球上,智者将会遵循那座城市的生活方式,与其他任何东西没有关系,而且在这么看待它的时候,他就将会井然有序地布置自己的家”。
罗洛梅有存在主义色彩,但展现出的是一种积极、建设性的面向,即人的整合,在这个核心价值观依然缺失的时代,独立的自我必将面临内在的冲突,但人可以创造性地利用传统,帮助建立对自我的确认,建立对自由、责任、时间的觉知,正如本书做的那样,从神话宗教、哲学和文学中汲取滋养,更重要的是,从不断涌现的当下,从与世界和他人的关系中,将现实体验为一种生发洞见与力量的源泉。 概括就是这样,很难不像鸡汤,但阅读时能感到思想的澄明,我想目前的我需要有人对我说这些话,并不艰深,但能够让我触类旁通到具有深度的领域,无论那是什么,都可以使得精神上的孤独更有质量。 这让我想到郁喆隽说的:人是在自我反思、自我定义、自我筹划和行动中才成为人的。那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而要在每一个生物个体上经历整个人类文明的历程。
难得译者前言写的不错。 应该是人本主义前期的作品吧。看得出来一些思考还蛮朴素的。
孤独感与空虚感之间存在密切关系的原因不难发现。因为当一个人无法在内心确切地知道他究竟想要什么以及他感受到什么时;当他在经历创伤性变化期间开始意识到这一事实,即他被教授去遵循的传统欲望和目标已经不再给他带来任何安全感或方向感时,也就是说,当他置身于社会巨变的外在困惑之中而感到一种内在的空虚时,他感觉到了危险;而且他的自然反应是环顾四周寻找他人。他希望,他人将会给他某种方向感,或者至少由于认识到不是他一个人在恐惧而得到某种安慰。因此,空虚感和孤独感是焦虑这种基本体验的两个阶段。
至深者呼唤至深者
非常感动,十分喜欢。谢谢这个魔法师老爷爷
感谢在我迷茫之时遇见了这本书🙏🏻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