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观物如实:一种知觉理论的封面

观物如实:一种知觉理论

[美] 约翰·R.塞尔

出版时间

2021-03-01

ISBN

9787300289632

评分

★★★★★
书籍介绍

该书对知觉体验的意向性,尤其是视知觉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塞尔解释了知觉现象学规定体验的内容与满足条件的方式,核心问题涉及主观的、有意识的知觉领域与客观的知觉领域之间的关系。塞尔在开篇对经典的知觉理论进行了批判,认为其谬误,也即坏的论证,正是造成近代哲学认识论困境的根源。接下来,他为如下观点进行了辩护,即知觉体验具有呈现的意向性,进而,他认为,这一观点亦为其直接实在论提供了辩护。在核心章节,他表明,现象学如何必然规定了特定的意向性形式。塞尔详细介绍了不同知觉层次之间的差别,并且表明,体验的特征与体验所呈现的事态之间具有怎样的内在联系。他也讨论了这一联系与光谱倒错、颜色恒常及缸中之脑等思想实验之间的关系。在最后几章,他分析和驳斥了析取主义的知觉理论,讨论了无意识知觉的问题,以及传统的知觉难题与怀疑论的关系。

目录
目录
导言
第一章坏论证
以往几个世纪中哲学的最大错误之一
I.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拙劣又自我膨胀的塞尔。
知覺的意識從根本上說是從結果推論原因。它似乎是自然科學的法定基礎。唯一似乎有理的因果論是,如果每一事件都有一個原因,如果感覺材料是事件,那麼某種並非感覺材料的東西就一定存在:感覺材料的原因。但我們對這些原因的特性一無所知,不能證明它們是物質的。事實是從一開始我們就在尋找一些感覺材料,我們已經期望勾畫實體,在能夠概括因果性觀念之前我們已經有了一個關於物質事物的概念。這一概念似乎不僅是天生的,而且也是先驗的是某些經驗的一個必要條件。這一定是一個完整的關於物性,關於因果性因素的複雜概念。感覺材料不是共性而是殊相;不是紅色而是紅的例子。它們不是事實而是判斷事實的依據。對於確定物質東西的存在來說,視覺的和處理的感覺是首要的感覺材料。感覺材料不是實體,只是合適的身體的和外部的條件呈現之時,它們無中生有。
人是烂人,不过这书还是蛮犀利的。但亦有诸多自相矛盾和语焉不详之处,实际上未能捍卫直接实在论
深掘潜意识的未知部分,不过我也只是聊天。
超级无聊的一本书...实在不喜欢这种把哲学弄得跟科学报告一样的写法。作者几乎否定了自笛卡尔以来的所有近现代及当代哲学家(多自以为是啊),然而他自己的理论实在不能让人信服,很多论证部分只是勾勒了个框架,不禁怀疑是不是深入探讨下去他自己都写不出来了。看看译者的前言就足够了。
主要讨论知觉体验与实在世界之间的关系问题。塞尔否定了笛卡尔以来的“坏论证”,认为我们从来都无法直接看到物质对象。作者分析了这种坏论证是如果反驳他所坚持的“直接实在论”(也就是可以直接知觉实在世界,而非一些哲学家所说的感觉予料论)。而“析取主义者”犯了同样的错误,对体验内容与被体验对象之间分不清。作者主张接受一种意向主义的知觉解释,其必须满足三个特征:内容、适应指向和满足条件。(对于有的视觉体验如沙漠中的海市蜃楼,虽然有这种视觉体验,却没有一个实在的对象)。但是这种实在论像康德的先验论证一样,仅是一种框架和前提,在他略为繁琐不厌其烦的论证中并没有透露出一种强有力的说服力,也给读者带来了不小的畏难情绪,最后几章几乎是咬着牙看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