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定位于大学人类学专业课和公共课使用。其特点有三:
一是涵盖了国内外人类学研究的最新成果,例如,重新梳理人类学理论进程,对体质、考古、语言、影视和应用等分支的最新发展进行了详细介绍,突出田野工作研究取向和类别选择的指导。介绍者多为身处该领域的亲历者,具有较高的可信度。
二是突破一般教材纯文字静态讲述的传统,利用文字、图片、影视资料等多种手段展示当代人类学概貌。例如12位著名人类学家的素描(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双一流”合作专家林建寿绘),7部出色的人类学纪录片佳作等,使学生真正体认到人类学的博大内涵。
三是讲授时难易结合,深入浅出。重要概念、术语深度解说并呈点状分布,既相对独立又前后贯通,便于教师授课时取舍;理论分析概括性强,行文清晰,并配以“实例解读”,凸显本土案例,展现中国人类学理论、方法和田野调查的成果与特色,有利于学生深化理解。
庄孔韶,新中国第一位民族学(人类学)博士,从事美国华盛顿大学弗里茨人类学博士后基金研究(1990—1992);历任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系主任兼民族学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和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建所所长、责任教授和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讲座教授、复建浙江大学人类学研究所并担任所长;现任云南大学“魁阁”学者、人类学民族学研究首席专家,以及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人类学交叉学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和中国影视人类学学会副会长。著有《教育人类学》(1989)、《银翅——中国的地方社会与文化变迁(1920—1990)》(1996)、《行旅悟道》(2009)、《来自中国的影视文化视角:方法论、分析与电影呈现》(英文版,2012)、《时空穿行——中国乡村人类学世纪回访》(合著,2004),主编《人类学通论》(2002)和《人类学概论》(2006),在美国出版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