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图书
激变时代的文化与政治
罗志田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6-01-01
ISBN
9787301110119
评分
★★★★★
目录
自序/1
引论 希望与失望的转折:五四运动前一年/18
1.公理战胜的乐观/20
2.新纪元和新潮流/25
3.对文治的憧憬/34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现在竟不能回忆起当年读老罗的情境了。好悲伤。
明清史考试前后各读一半,本书实是作者若干论文整合。上编通过当时思想界的争论分析,尝试看待争论背后存在的共性,如问题与主义之争中对社会的关注以及在具体操作中合流与分工,胡适对中共的“诤友”态度。下编是对北伐前南北军政力量整合演变的分析,国民党在强调武力统一的同时以“主义”来争取“合道性”高地,以北洋的失道反衬自身的合道,并比北方较好完成内部的集中,以北伐来权宜解决内部矛盾;后文则以土客之争与国际因素来看待后中山时期蒋介石的政务整理。外编说明条约体系下远东呈现的国际政治隔绝,中国外交对形式主权的争取以及北伐前内外交联动的复杂局面。作者在文中提到地方认同对政治歧异的弥合、同事之谊对意识形态的超越、内争对外交的退让,体现出在政治和思想史分析视角下,对边缘因素的考量。于个人言,本书涉及较广,理解不易。
喜欢罗先生的书
太重解释,史料实证弱了些,不如杨奎松、王奇生
罗师观史之道,要之在势与风,故其卓见,虽题目有异,然终无出新旧南北之权势转移耳。【引论与上下编头篇尤足观】
对于某种程度上已经非黑即白的历史定论,罗氏用详实的档案资料、细致的推理分析部分的还原了1915到1927这十多年的复杂历史面向。就个人观感而言,下编关于北洋军阀及国民党政治权势斗争变迁的描述更吸引我的阅读,当然,也可能跟我平时对于那一时期思想文化界的复杂面向多少有过了解,故阅读起来不如下编政治权势方面更有新鲜感有关。另,罗氏不愧是大佬,只在注释里面就看到他发表了好多篇《历史研究》,太牛了。20211116第十七本
罗氏文风是出了名的铺张枝蔓,在引用时人原话特多的上编尤甚。但其优胜处一在涉猎广博,各方资料均能信手拈来。二在长于提炼,能根据不同视角梳理史事。三在能尽量回到具体的历史情境,“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如上编讨论问题与主义一文,即能一反倒放电影倾向,对时人的争论焦点进行学术性的反思,展示民初思想界多元竞逐、众声喧哗的特征。反观今人讨论这一公案,则多以刻板印象与时代关怀驾诸历史事实之上。其实胡适未尝不主张要有主义,李大钊未尝不谈要解决问题,而两人关系之笃更证明所谓“问题”派和所谓“主义”派的思想分歧远没有想象得如此之大。
gz老师说的对,打开罗大师学问的总钥匙就是“权势转移”四个字,虽然都是文集而本书的每篇文章出处都是顶刊中的顶刊,但没有读《权势转移》的兴奋感了。
思想文化是其所长。“权势”如同艺术家的“法器”一样,带有浓厚个人风格且时常出现。
为什么一直在写胡适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