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梦醒子的封面

梦醒子

沈艾娣 (Henrietta Harrison)

出版时间

2013-07-31

ISBN

9787301228654

评分

★★★★★

标签

近代史

书籍介绍

本书以19世纪、20世纪之交的一位山西绅士刘大鹏的日记为核心资料,描绘出其人作为儒者、孝子、商人、议政者、农民的不同身份状态下的人生景况,讨论了中国在从传统社会转型为现代社会的动荡中下层知识分子所面临的生活的困难、身份认同的焦虑,以及由此而来精神的折磨与坚守。从一个人的遭遇折射出清末民初中国社会、中国知识群体的转型之痛。

目录
中文版序
致谢
序言
第一章 写作
第二章 儒生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有没有人觉得这本书翻译很烂……
一边读一边在想我能不能也为老家小镇上的民国人物写一本类似的书,将一个人置入历史丰富的褶皱,于是我罗列了一个名单:童益君、童润夫、柯怡、俞寰澄、赵紫宸、赵萝蕤……
正如书中的序言:“真实的人总是非典型的”。刘大鹏这个人物是一个窥视中国二十世纪初现代化进程中普通人的生活状态的鲜活样本。他自诩“梦醒子”,却在周围人眼中似乎是梦中人。私以为,这类以普通人视角的微观史,我们普通读者或许更有同理心,现代化国家强势推进改革,而很少考虑到被卷入其中的普通百姓的感受和经历变革而付出的巨额代价,不可否认的是,刘大鹏以及广大的中国乡村,都深受进步之苦。
并未说透,比如刘这样一个笃行儒家教义的清遗,在晚年日常生活中固然还有所坚持,但面对不可逆转的时代,其妥协的部分是抱着何种心态?比如抗拒现代化,为何坐上现代交通工具又赞其迅速?此外小错误不少,翻译似乎也不够负责,有时候引文是文言原文,有时候直接是大白话,为什么不去查原文?131218-131219
和罗志田老师对刘大鹏日记的解读视角比,这本还是相当low的。
以小见大,文笔流畅翻译佳,某些描写很能打动人。 他曾饱读诗书,而人生的发展却不得不使他成为一位生活在田埂和家庭之间的老人。他因“敬惜字纸”,在剧场散场后捡拾满地丢弃的烟纸,他没有做错什么却被邻里讥笑为迂腐。
https://www.douban.com/people/113581446/status/3808746414/?_i=4811679595f7cce&dt_dapp=1
很好看的小书,好的微观史一定是和宏观变化结合起来以小见大的,作者在叙事上特别考究,用的传教士材料形成反差、地方文史材料形成互补,结合很有特点的经济史的角度,非常立体。译笔也好,果然是罗大师门下。刘大鹏的日记有很多自我形构的面相,但的确显示了被现代化巨浪吞没的个体的心意。能被这样有感情的读解,也是幸事。
略微学术 作家是按主题讲述刘大鹏生平故事的,但是个人觉得按照时间慢慢讲述也很好,可以看见某一时间点各个因素combined effects.
种族革命、时代剧变以及一系列的现代化进程,它们塑造了什么,而代价又是什么?值得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