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新全球史(第五版)的封面

新全球史(第五版)

(美)杰里·本特利

出版时间

2014-06-30

ISBN

9787301236529

评分

★★★★★

标签

历史

书籍介绍

在数十年的发展后,有赖于《全球通史》等一代名著的推动,“全球通史”不仅突破了以国家为单元的世界史框架,甚而也超越了跨国贸易、商业网络、比较政治等“跨国境”的初步研究,终于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对于“关联”与“互动”的强调。

杰里•本特利和赫伯特•齐格勒所追求的,不仅是描 述“全球史”的面貌,更进而努力追问“全球史”何以呈现今天的面貌。他们以“传承”与“交流”两大主题,为纷繁复杂的世界历史确定了焦点。既关注各文明社会独有的发展历程、文化传统与文明成就,更倾注心力于它们相互交流、碰撞与融合的过程,以及由此萌芽和蔓延的色彩斑斓的文明网络,以系统、清晰、生动而具可读性的方式呈现了人类社会的鸟瞰式全景。

《新全球史》把全球历史的整体框架解析为七个大的时段,在每个时段,既展现社会的整体变迁,也描绘作为社会纹理的个人命运,从而成就了一种大小毕现的阅读感受。本卷讲述自公元1000年至1800年的历史,将这一时期分为“跨文化交流的增速”与“全球一体化的缘起”两大历史阶段。

——————————————————————————

《新全球史》着力于说明不同文明间的互动以及互动过程中各个文明的变型。作者富有创意的观点得到全球史学界的广泛认同,并因此跻身当代全球史代表人物之列。本书也被视为将全球史观运用于通史编纂的成功尝试之一。

——刘新成(首都师范大学)

像杰里•本特利这个讲得这么好的“全球史”故事,在当今世界是罕见的。通过以不同民族间的交往互动来阐释人类文明的一切发展,这部“全球史”既最大限度地化解了西方中心论的偏见,又以空前的力度凸显了世界历史知识在全球化时代的重要性,因此有望成为推动我国史学进步和国家健康发展的一股“正能量”。

——高毅(北京大学)

本特利的《新全球史》,展现了他对历史材料过人的组织和表述能力。这本书的视角很让人喜欢,我的学生们也很欣赏书中使用的地图、插图等视觉资料。最吸引我的是,作者对世界史的把握和处理恰到好处,内容全面综合而又不失结构的平衡。

——Keith Pacholl(State University of West Georgia)

《新全球史》最吸引人的地方是本特利和齐格勒深入浅出的文笔。全书视野广阔,论述内容纷繁,但叙述清晰简明,在完整呈现复杂的历史背景的同时,并没有给读者造成阅读的负累。两大主题是它的亮点,尤其是“交流”这一观念颇具特色,读者在每一章里都可以看到不同文化之间的联系。

——Sherri West(Brookdale Community College)

这是我见到的最好的一本世界史。

——Bruce Castleman(San Diego State University)

目录
致中国读者(杰里•本特利)
中文版序言(刘新成)
前 言
《新全球史》第五版的主要特色
致 谢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一直是作为睡前读物来看的。第二本终于把全球交流更加的突出了,但是没有全部的历史都写进去,感觉还是着重于欧洲那边,也可能是这段时间里其它地区过于封闭了。
(第4、5部分)第2卷 1000-1800年 (第五版本共三卷七部分)。 第171页:蒙古帝国后面接了个帖木儿帝国,早两年建国的中国明朝却没有标出来。第309页:地图错位。 宗教方面:可能作者本身国籍的原因,基督教事迹写得相对其它宗教的要多超出很多,对基督传教事迹着墨较多。 民族方面:把帖木儿和巴布尔都说成是蒙古的突厥人,应为突厥化蒙古人;把萨法维家族也说成突厥后裔,待核对。
内容粗略却突出了“全球史”的特点:贸易、作物、人口、宗教的全球性交流,是对传统世界史教科书知识的很好补充。 pd.看到这么粗略的全球史书上居然有井原西鹤的《好色一代男》,我竟然有一丝感动…
历史比小说精彩!血淋淋,赤裸裸,一切太自然,不能更真实。我们人类真是一塌糊涂。小时候觉得历史无趣迂腐,如今觉得只有识得人性方能读懂历史。
这个书翻译的不行啊,好多地方都写错了。 不过本书的宏观视野用来做框架还是很不错的,跳跃了事件史的束缚。现在回过头来看,全球史真是泛泛无物啊
遗憾很多方面只是一笔带过,但仍旧不失为一佳作。
英文第7版已经出了,期待中文版能够出个最新的彩印本!
具体内容比较粗线条,但好在基本线索非常完整,基本涉及到了整个世界历史发展脉络。
@2019-08-27 16:13:12 @2020-09-07 11:03:07 @2022-09-04 08:05:11
@2019-08-27 16:13:12 @2020-09-07 11: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