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幽燕六百年的封面

幽燕六百年

彭秀良

出版时间

2017-02-28

ISBN

9787301275900

评分

★★★★★

标签

历史

书籍介绍

《幽燕六百年:京津冀城市群的前世今生》从1420年写起,贯穿六百年的历史,以八对概念揭示京津冀城市群的变迁过程。以学术著作写作的严谨保证全书的质量,以通俗读物的可读性保证全书的语言风格,做到学术性与通俗性的统一。全书的写作,力争达到诠释如下四个原则的目的:1.揭示城市功能的变化;2.揭示城市群地理格局的变化;3.揭示各城市间的交互影响;4.揭示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目录
绪论
第一章 帝都与卫所
北京成为帝都
明代的卫所制度
天津卫的设立与初期发展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以前东北物资匮乏,菜的种类也少,经常第一天每样都多炒一些,吃完之后每样也多多少少剩一下。这些剩菜就成了第二天做菜的食材,汇集到一起就成了一道东北名菜──乱炖。这本书很有家乡的“风味”,两位作者火候也足,把纵向六百年、方圆八百里都写进来了。书的封底略显鸡贼,搞得好像吴良镛先生推荐了似的。至于书的质量就不说了,万一哪个场合遇到了作者会尴尬。只是想讨论讨论,出版界有没有个定性又定量的规则可以界定一下,什么是“编”、什么是“著”。
为了作业资料筛选式地读了一遍,至少对我这个学生来讲很受益,结构很清晰,一些关键点的概括很精炼。以后有空再好好读一遍做做笔记吧,能学到的不光是他的结论,还有他组织材料的体系。
从历史角度切入 利用几组概念分别解读京津冀地区发展的脉络 历史部分总觉得不够深入 后期规划章节偏于政策措辞。#文字和表格搭配真的不好...#
从城市功能与城市群体系变化为角度进行了梳理
《幽燕六百年》一书的写作,基本上达到了诠释如下四个问题的目的:既揭示京津冀城市功能的变化,又揭示京津冀城市群地理格局的变化,还要揭示京津冀城市群各城市间的交互影响,以及城市群演化过程中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这是一本严肃的历史著作,试图从基础研究层面开拓京津冀城市群研究的新领域;同时又是一本很耐读的作品,使人在轻松的阅读体验中了解京津冀城市群的演化过程。
大致翻了翻
哪怕它就是大型文献综述(当然书里也自行承认了),但对于我这个历史知识实在匮乏的人而言依然很有价值,疯狂填补相关漏洞。 每次都借着做课程作业的契机满足自己在专业领域难以满足的“野心”,无论老师感不感兴趣,反正由着自己的性子和兴趣,找到某个交叉点“戴着镣铐跳舞”qaq 当然每次做这种“疯狂感兴趣”却“积累严重不够”的讨论,总要把我剥层皮…但自愿被虐真的很开心qaq(野心很大而能力不足时真的令人忧虑…成长好痛苦π_π我…到底该怎么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