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刑事辩护的理念的封面

刑事辩护的理念

陈瑞华

出版时间

2017-01-01

ISBN

9787301276822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是作者研究刑事辩护问题的学术专著。作者涉足刑事辩护问题的研究,从开始的直观认识、初步感悟,逐渐从律师辩护的经验中进行一定的理论思考,通过概念化的努力,将一些带有普遍性的经验上升为中国的刑事辩护理论,最终形成这部刑事辩护理论著作。

陈瑞华,法学博士,北京大学法学教授。曾获得中国法学会第四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主要研究领域是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司法制度、程序法理论、法学方法。在程序正义、程序性制裁、诉讼构造、诉讼模式、证据理论等方面的研究上,提出了一些 创新性的理论,在法学界和法律实务界具有较为广泛的学术影响。主要著作有:《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程序正义理论》、《程序性制裁理论》、《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刑事证据法的理论问题》等。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刑事辩护的理论挑战
一、刑事辩护的旧理论与新问题
二、刑事辩护的双重意义
三、程序性辩护和量刑辩护的兴起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陈老师一贯的论证思路,贯彻下来了,提出了很多命题,落脚在程序性制裁。
市面上为数不多的研究刑事辩护的理论专注,通俗易懂,观点新颖~
毕业季翻到图书馆本科借阅记录,发现自己还读过这本书…像朋友说的,人的记忆力真的越来越差,里面的内容基本忘得七七八八…我自己对于刑法和刑辩的思考,也慢慢忘得七七八八…陈瑞华老师的文笔一直很可以,什么内容陈老师一润色,基本活色生香引人入胜,都能有不错的阅读体验。但是书里的内容可能真的就是“理念”,看看我们,望望英美,再看看德日,算是写论文发现问题比较不错的视角吧。多看会,大概真的会有“中国法学需要我”的错觉。
没意思
2018年1月。
这本书书如其名,重点在于刑事辩护的理论介绍,想看刑事实务的朋友们不推荐这本书。 可能本书为理论学说,个人感觉本书越往后读越显枯燥。 本书总结为一句话的话那就是为权利而斗争。
看之前不知道为啥总说要司法改革,又改些什么,看之后,我这个完全的司法白都看出来了,改的还不够
处处切中当下要害
可能是先入为主在作祟,艺术比理念好太多。这本书更适合刚接触新刑辩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