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刑事辩护的艺术的封面

刑事辩护的艺术

陈瑞华

出版时间

2018-04-05

ISBN

9787301293997

评分

★★★★★
书籍介绍

《刑事辩护的艺术》中,作者不仅总结了律师界关于刑事辩护的策略和技巧(律师如何提出申请、 如何阅卷、 如何调查取证、如何挑战公诉方的鉴定意见、如何对公诉方证据进行质证、如何掌握说服二审法官的独特艺术等),而且将刑事辩护的经验概括成很多朗朗上口的 “理论”(比如刑事辩护的黄金救援期、专业化过程理论、阶梯理论、战略威慑理论、癌症理论等),同时对刑事辩护未来的趋势进行了展望。本书兼具实用性、理论性和艺术性,不仅适合刑事辩护领域的律师、法官等阅读,也适合法学院师生阅读。

陈瑞华,法学博士,北京大学法学教授。曾获得中国法学会第四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

主要研究领域是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司法制度、程序法理论、法学方法。提出刑事诉讼五大理论:刑事诉讼目的价值理论、诉讼构造理论、程序性制裁理论、诉 讼模式理论和裁判理论,在法学界和法律实务界具有较为广泛的学术影响。

主要著作有:《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第五版)、《程序正义理论》、《程序性制裁理论》(第三版)、《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刑事证据法的理论问题》、《刑事证据法》(第二版)、《刑事辩护的理念》、《论法学研究方法》(第二版)等。

目录
目录
第一部分证据法导论
第一章刑事证据法概述
一、"证据学"与"证据法学"
二、刑事证据法的体系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2021已读11 | 可以了解刑事辩护的基本面貌,也学到一些理念,但当然还是要结合实践才能有深刻的理解。对我来说就是满足下好奇心的书吧(笑。
陈老师的书行云流水,在有关有效辩护,实质辩护的理念很让人受益,而且在罪轻辩护、无罪辩护、量刑辩护和质疑行政机关认定函方面可以说是毫无保留的分享。
应该常常读,时刻读,才能将许多技巧内化成自己的。
有关“服务标准化”“刑事合规”的话题正合我意,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希望成为常读常新的书
律师不是正义的代言人,律师是法治的使用人。让法律归于法律,政治归于政治。尽管现在刑事辩护还有许多无奈,但与最初相比,刑事辩护的余地越来越大。
读了中篇,恢复了一些我对法治的信仰。但也拿不准是不是只是作者比较会写,比较会挑案子,全貌与事实尽不如此。 主要是被政治问题法律化吸引,感觉还是太政治化了。这种东西真是法律问题?真能做点什么有用的东西吗?
无奈。行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