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全球视野下的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研究前沿(上卷)的封面

全球视野下的古罗马诗人奥维德研究前沿(上卷)

刘津瑜

出版时间

2021-06-01

ISBN

9787301321737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本书围绕“全球语境下的奥维德:奥维德逝世两千年纪念”的主题,讨论了奥维德在世界各地的接受史、奥维德在各种媒介(抄本、视觉艺术、石碑等)中的构建、21世纪如何解构及讲授奥维德的作品、奥维德汉译所面临的挑战等话题。作者是来自中国、德国、英国、新加坡、希腊、意大利、美国、俄罗斯、匈牙利、波兰、西班牙、日本的专家学者。每篇文章都具有相当高的学术水准,代表了奥维德研究的国际前沿。文集的主体共分八个部分,分别涵盖研究史、接受史、文学研究新角度、流放诗歌研究、文本新发现、视觉艺术呈现、中文译注等主题。本文集是国内关于奥维德研究的第一部著作,但并不满足于译介国外学者的新研究,而以一种合作与参与的方式尝试中文学界及翻译界对拉丁文学国际研究的贡献,并探索古典学国际化的新方向。上卷包括第一部分至第四部分,探讨了“奥维德与帝国”“文本传承”“爱情诗文学分析新角度”“奥维德《变形记》新解”等主题。

刘津瑜,南京大学学士、硕士,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罗马史博士,德堡大学古典系教授,古典学会(Society for Classical Studies)理事。 出版专著两部:Collegia Centonariorum: the Guilds of Textile-dealers in the Roman West(Brill,2009),《罗马史研究入门》(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发表有关罗马社会经济史、拉丁铭文、古典接受的英文学术论文多篇。曾于纽约大学、俄亥俄州立大学、北京大学、哥伦比亚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任访问学者。2011—2014年获美国梅隆(Andrew Mellon)人文基金资助,2018—2019年获哈佛大学洛布古典丛书基金资助。目前为国家社科基金2015重大投标项目“古罗马诗人奥维德全集译注”首席专家。曾为诸多国际学术期刊,如Cl...

(展开全部)

目录
序 言 I
致 谢 XVII
Content List 中文与西文对照目录 XIX
作者、译者简介 XXV
第一部分 奥维德与帝国主题 1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第一部分“凯旋式”一篇极好地分析了由文学传统到游戏性颠覆的“变形”,奥维德藉由凯旋式的矛盾性升华了他的诗歌。 三四部分(爱情诗+《变形记》)有不少运用现代文学理论解读奥维德的卓有成效的实例
奥维德《爱的艺术》第1卷以哀歌体半偶然性地批判了奥古斯都时期罗马对外扩张统治的欲望。奥古斯都广场所体现的线性以及循环性时间和空间概念也同样在诗中显现。并非每次的“万里赴戎机”都能等来征人的返还、财富、战利品和奴隶,有一些出征是如同生命一般的单行道,有去无还。奥古斯都广场同时拥有双重的时间属性:它标志着代代相传不断循环的罗马男性成人仪式,也标志着线性的生命以及由各种历史人物雕像所代表的历史进程。盖尤斯的猝死提醒了我们那些逝去的年轻生命、那些一去不还的壮士,以及随之而去的那些繁衍子孙的机会,而正是这些牺牲品奠定了罗马的军事霸权和崛起。罗马的建筑计划致力于永久保留奥古斯都的荣耀,然而奥维德的罗马城地图隐秘地批评了这一意图,并且提醒我们领土扩张所要付出的生命代价。
按需
膜拜。古典学者不正如占星家“把遥远的星辰带到我们眼前,【…】追随这些领路人,我们也将测量天空,把漂泊的星座归入它们的时日。”(《岁时记》1.305, 309-310)关注形式与诗类的几篇分析给我很大的启发和鼓舞。(内心独白:连古典诗歌都可以做出丰富多样、各有成效的形式分析,现代诗歌更没有理由不可以~)
内容相对来说编的比较专业(不过能搜索到这本书的应该都是对奥维德研究有相当兴趣的人),论文集涉及到的问题很全面,角度也很新颖,虽然不能提供一个系统的认识,但是不少文章读起来还是很有意思的
上卷看完了,下卷不看了。
非常好,不愧是重大项目成果。全球多国奥维德研究成果汇编,兼有奥维德经典中文译著。主题是分八个部分的论文集,收录的每一篇论文都十分有特色。于我而言,奥维德既是专业方向中不可不读的诗人,也是纯粹的美的体验。希望读过此书后,能对奥维德其人其诗有更深入的了解,顺便在对照译文之时提升拉丁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