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介绍
在遥远的未来,当人类足迹遍布星海,当科技重塑了社会与文明的形态,我们是否还能找到理想的归宿?《科幻乌托邦》以深邃的洞察和生动的文本分析,引领读者穿越科幻文学的星河,探索乌托邦概念的演变与未来可能。从早期的政治乌托邦到如今跨越宇宙的科幻乌托邦,本书揭示了这一理想主义想象的动态轨迹——从孤岛的反抗到星际的探索,从政治实践到文本叙事,乌托邦始终是人类对完美社会的永恒渴望。
本书深入剖析科幻如何继承并创新乌托邦叙事,探讨布洛赫的希望哲学如何点亮后现代社会的理想之光,以及科幻作品如何通过历史与虚构的交织,展现未来社会的多重可能。从《降临》中的未来语言学到《尤比克》中的时间迷宫,我们见证乌托邦与现实之间的辩证关系,以及人类在想象与实践中不断追寻希望的精神。
《科幻乌托邦》不仅是一部文学批评,更是一面映照未来的镜子。它邀请我们思考:在科技与现实的夹缝中,乌托邦是否依然可能?答案或许就隐藏在那些跨越时空的科幻寓言里。
作者简介
王峰,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与中文系联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术领域广泛,涵盖西方文论、后期维特根斯坦、科幻理论、后人类理论、人工智能美学、传播理论及文学计算等。他兼任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秘书长、《文艺理论研究》副主编等要职,在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力。其研究深入且前沿,致力于探索文学、艺术与科技的交叉领域。陈丹,复旦大学文艺学博士生,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助理编辑,专注于西方文学理论研究、科幻小说研究及20世纪西方现代派诗歌研究。她的学术兴趣鲜明,对西方文学理论有深刻理解。两位学者均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前沿的学术视野,为文学理论研究领域贡献了重要成果。
推荐理由
《科幻乌托邦》深入剖析了科幻乌托邦从政治乌托邦向更广阔宇宙空间的演变,揭示了其角色从探访者到科学家的转变,以及乌托邦能量从政治实践到文本叙事的迁移。本书通过"新异"概念推动乌托邦发展,探讨了科幻小说如何继承政治乌托邦,成为新的乌托邦形式,并分析了科幻小说中的乌托邦冲动及其在文本叙事中的体现。书中融合了布洛赫的希望哲学与乌托邦思想,强调具体的乌托邦具有真实可能性,并探讨了科幻小说作为乌托邦在后现代社会的升级版。推荐此书,因为它不仅梳理了科幻乌托邦的理论演变,还通过文本分析展现了其与现实实践的辩证关系,为读者提供了理解科幻文学与未来社会理想的深刻视角。
适合哪些人读
对科幻文学和未来社会感兴趣的读者
关注乌托邦概念及其文化影响的学者
喜欢探索科幻小说中政治与哲学思想的读者
对历史与虚构交织关系感兴趣的文学爱好者
目录
导 言 从政治乌托邦迈向乌托邦诗学 / 001
一、乌托邦的叙事性转变 / 001
二、从封闭到敞开:孤岛乌托邦转化为开放的乌托邦 / 003
三、角色的转变:探访者与科学家 / 006
四、乌托邦能量的转移 / 009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