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性善论新探的封面

性善论新探

方朝晖

出版时间

2022-10-01

ISBN

9787302617877

评分

★★★★★
书籍介绍

人性问题是人类思想史上的永恒主题。孟子早在2300多年前提出的性善论在此后几千年历史上引发了无数争论,不仅影响到日本、朝鲜、越南等东亚国家,也在20世纪西方学界产生了广泛影响。本书在全面研究中国、日本、朝鲜(韩国)及欧美国家有关孟子性善论的各种观点的基础上,对孟子性善论进行了新的阐释,在如何理解古人人性概念的含义,性善论应该从性之善还是性善的角度理解更好,为何可以从成长法则的角度看性善论,以及两千多年来各种西方人性学说的主要问题及争论焦点上均提出了新见,许多观点发学界所未发,对于深化和重新认识孟子性善论有重要价值。

方朝晖 安徽枞阳县人,哲学博士,1996年4月起在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历史系正式任教,现为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曾赴美国哈佛大学进修,在韩国首尔大学、台湾佛光大学担任客座教授或客座研究员。兼尼山国际儒学中心孔子研究院特聘专家,山东省泰山学者,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理事,中华孔子学会理事。

专攻领域为中国思想史(国学),以儒学及中国现代性问题研究为主。出版专著十部,主要有:

① 《性善论新探》(2022)

② 《治道:概念·意义》(2022年);

③ 《中学与西学:重新解读现代中国学术史》(2002年初版,2022年增补修订版);

④ 《“三纲”与秩序重建》(2014年);

⑤ 《为“三纲”正名》(2014年);

⑥ 《儒家修身九讲》(2008/2011/2020年中文版,2014年韩国语版);

⑦ 《文明的毁灭与新生:儒学与中国现代...

(展开全部)

目录
导论:人性及其善恶问题
一、现代汉语中的人性概念
二、对性善论及其意义的若干误解
第一章 先秦秦汉“性”字的多义性及其解释框架
一、引言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p12 从人性善的立场更容易推出反对专制的政治制度来。这是因为它相信并尊重人性的自我主宰能力。这也是历史上所发生的事。 (王船山陈乾初)葛瑞汉唐君毅安乐哲傅佩荣信广来张祥龙李景林史华兹等对性善论的动态解释 批评心本善说者无法得知先天的情况,,,这是还没理解康德a priori义嘛。。。。。。。 方可能受到陈大齐“所举的人性项目必须确切证明其为生来所固有,未尝受有社会影响的感染”的误导 原初属性、成长法则,以性之善理解性善,,,亦一家之言罢,且总感觉重于梳理、分类而义理极有欠,,尤其是对心学一系之判摄(像“心体是工夫产物非现成事实”,诸如此种论断得出地太简单),,,,,只是有网罗材料之功,加一星
前两章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