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区域社会发展与社会冲突比较研究的封面

区域社会发展与社会冲突比较研究

马俊亚

出版时间

2014-12-01

ISBN

9787305141003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江南与淮北的社会变迁可以说是“乾坤大挪移”式的。淮北曾领先或至少不落后于其他地区达3000年之久,在唐以前,长期被视为“鱼米之乡”;而最近一个千年纪则完全衰落,成为经济、社会及生态欠发达之地。江南却在近1000年以来稳步向前发展,南宋时代,太湖流域成为国家的核心地区,有“苏湖熟,天下足”的美誉。明清以来,随着社会的相对安定,纺织技术的进步,江南已遥遥领先于中国其他地区,更领先于淮北地区。《区域社会发展与社会冲突比较研究:以江南淮北为中心(1680-1949)》对江南和淮北进行对比,以找出社会发展和社会衰退的决定性因素及其本质。

马俊亚,南京大学中华民国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史”和“区域社会生态史”。1996年6月获得历史学博士学位,1998年4月获历史学博士后称号。2000年8月至2001年6月在美国伊利诺伊州大学研修,2006年12月至2007年2月在澳大利亚拉筹伯大学进行合作研究。2007年5-7月在台湾大学进行合作研究。2011-2012年在台湾政治大学开设“区域社会生态史”与“中国近现代社会经济史”。江苏省“333”工程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南京大学优秀中青年学科带头人;台湾政治大学客座教授。

著有《规模经济与区域发展——近代江南地区企业经营现代化研究》、《混合与发展——江南地区传统社会经济的现代演变》等。译著主要有[英]霍布斯鲍姆著《史学家:历史神话的终结者》(第一译者)、[美]柯博文著《走向“最后关头”:中国民族国家...

(展开全部)

目录
导言
一、研究区域和时段
二、研究现状
三、“社会发展”与“社会冲突”简释
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力影响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写得挺好,中间地带闹革命。
我是出生在苏南的苏北移民后代,从老一辈口中得知当年祖先们是因为逃荒来到这里,因此苏北在我的印象中一直是一个多灾多难之地。读罢此书终于明白,淮北的灾荒是人祸而非天灾,是官僚集团的自利化造成了淮北生态无法挽回的恶化以及生产条件的迅速衰退,原本的鱼米之乡成为多灾之地,正常的社会生产遭到全面破坏。因此,为了争夺有限的生存资源,整个淮北社会陷入丛林法则之中,正常的秩序彻底崩坏,弱肉强食成为常态,具有官方身份或与行政权力有关联者站在了食物链顶层,通过权力积聚了大量财富,并依靠强权奴役下层贫民,形同奴隶制。下层贫民为求得生存只能依靠刁诈或暴力手段甚至欺压家庭内部的弱者的方式获得生存资源。本科时,我曾经非常奇怪班上的苏北同学为何如此热衷于考公务员?现在终于明白,直到现在苏北仍是一个权本位社会,即权力决定一切
妈的,写的是好。就是标题差了,不引人注目。篇幅再打,再细致就可以做淮北黄泛区经济通史了。
史料宏富多元,搜罗敏锐费心,梳理粗疏堆砌,论证无言以对。比较主题框架简单,比较跨度纵横捭阖,比较立场价值先行,比较效果硬朗豪放。环境生态篇多有引进之功,社会经济篇难抑怨愤之气,政治结构篇屡见独立之论。地主及租佃关系等土改相关与华北华南江南东北近年结论皆不同。
内容丰富,观点新颖,是研究淮北江南有必要一读之书。
马俊亚为苏北人,发迹于苏南,书内带有强烈的潜意识预设,有意忽略了唐末淮北一代经济是如何没落的,但后一千年的史考还是可圈可点的,制度和权益缠结的生命力是惊人的,对中国人的思维模式的影响仍在延续。
氏著《被牺牲的局部》一书,仿佛是此书的一半。😹全书通过“淮北”与“苏南”的全面对比,强调明清以降淮北在生态、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均比苏南落后,以苏南之伟光正反衬淮北之假丑恶。与此同时,其弊渐多:首先,概念预设比比皆是,信奉政治决定论时回避经济决定论,推崇水利Z制论时忽略Z制水利论。其次,研究方法存在问题,李伯重先生批评的“选精”与“集萃”之法,在此书中可谓基本原则。其痛斥的诸多淮北问题,其实根本不是淮北的特有问题,其他地域同样大量存在。再次,线性史观贯穿始终,把苏南当作光明的未来,对淮北黑暗因爱生恨,以致“逢淮北必反,见苏南就吹”。最后,资料解读经常出错,以“毛人水怪”为例,近代淮北一带的“毛人”与“水怪”密切相关,而其追溯的古代“毛人”故事,多非“水怪”而系“山魈”。🤣
理论视角来自于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与魏特夫的治水工程,后记感人悲切,作者的现实关怀同样跃然纸上。关于近代革命中地主和地权,对于杨奎松、黄道炫、曹树基等经典作品有来自区域视角的批判和反思。与秦晖的《田园诗与狂想曲》一样,背后都是对于农业社会的“普鲁士道路”和“美国道路”的投射与中国化的解读。自然生态的恶化、社群的原子化、被权力扶持的乡绅垄断了暴力和行政资源导致了明清以来淮北的一系列悲剧,而它的牺牲与遗忘恰恰是无所限制并周期性泛滥的公权力所导致的。不解决如何论证公权力的合法性源泉以及现代政治制度下对于公权力的限制,淮北的悲剧只会一而再地在这个毫无进步的土地上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