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他异性的形象的封面

他异性的形象

[法]让·鲍德里亚

出版时间

2022-11-01

ISBN

9787305258664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始于格奥尔格·西美尔的一篇短文《闲话局外人》。“局外人”这一因阿尔贝·加缪而广泛传播的概念,在鲍德里亚和纪尧姆的讨论中变幻为“他异性”,即不属于共同体那一部分的社会功能。他异性可以存在于青少年的特立独行中,可以存在于心理医师与患者的匿名对话中,也可以存在于本国人和异乡人之间的交流中。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将引领我们思考我们自身的身份、我们与他人的关系、我们与社会的关系、他人与社会的关系,等等。

“他者是否存在于此间?倘若我假扮他者,在这时候,他者也不过是被假扮的表象,它揭示了一些编码,也正在这时候,它完全同编码混同起来。

编码即是大他者,并且在此也不再有小他者。正是编码决定着他异性,但它完全是人造的东西。”

“差异”是当代激进思潮的关键词。但究竟何种差异才是最本质的“异”?什么才是真正的、而非作为自我之镜像的他者?这不仅关乎学院象牙塔内的概念辨析,而且关乎我们何以构思一个全新的未来。鲍德里亚和纪尧姆的讨论穿越异国风情、人机之别、两性对立,将当代西方左翼的种种乌托邦想象消融在同一性中。面对形形色色的政治异见,鲍德里亚和纪尧姆试图提醒他的读者:这些异见或许只是主流观点的异类表达,切莫把镜像当作真实!本质的差异更多代表某种摧枯拉朽的哲学批判精神,它永远处于我们望而未即的彼岸云端。

让•鲍德里亚(1929—2007) 法国著名后现代思想家、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先后任教于巴黎十大和巴黎九大,撰写了一系列分析当代社会文化现象、批判当代资本主义的著作,在世界范围内具有重大影响。除了《冷记忆》系列,主要代表作还有《物体系》《消费社会》《生产之镜》《象征交换与死亡》《论诱惑》《美国》《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及《完美的罪行》等。

马克•纪尧姆(1940—) 法国经济学家,鲍德里亚的重要合作者之一。著有《遗产的政治学》《网络帝国》《绿色病毒》等。

目录
001/前言
001/作为他者之省略的幽灵性
028/他者,别处
067/星球旅行
098/人工的愚蠢和他者的智能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因为是对话和讲座的形式,此书的可读性是比较高的。鲍德里亚和纪尧姆在此书中表达了对生产他者的强烈忧虑感,而肯定了并非被可以制造生产出来的(他者是自我的一种反射)、也并非那种处于随时被吞噬状态(他者随时被转变成他我)的“他异者”。在作者这里,他者是普适性的象征,这种普适性背后是压迫,从这个角度来说,作者区分“他者”和“他异者”的动机在于对丧失独特性的和自主性的恐惧感。这一点其实构成了西方文明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神权一以贯之的产物。这本书倒是让我对鲍德里亚的“生产”概念的理解有所加深,“生产”这种观念本身就是一种非我的、在我之外而又受我控制的实践状态,有点意思。
他异性是鲍德里亚中后期作品中反复提及的重点。很多当代思想家都在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当代主流意识形态越是强调包容,冲突——种族主义、恐怖主义、沙文主义——反而愈演愈烈?在鲍德里亚看来,这恰恰是当代资本主义体系设立的一个陷阱:把他者化约为他我,从而消灭他者,也就是在没有他者的情况下生产他者,从而不断反射自身(这仍然是一个生产的逻辑)。在这个意义上,一切试图去理解、试图去沟通的行为都落入了自身的反面。鲍德里亚再次提到了那个他钟爱的索菲·卡勒的例子,她通过自己的跟踪行为消除了自己的存在,让自己成为一个纯粹的轨迹,这不是对立——对立依赖双方的异化而存在——而是诱惑,他者始终在我们之外,却创造了我们自身的命运和秘密,这种彻底的他异性,用谢阁兰的话来说,就是“对永恒不可理解性的尖锐且直接的感觉”。
對談講座式讓閱讀有了更好的體驗!對於文本中的日本文化和《請跟隨我》的部分讓我想進一步再去閱讀相關內容,比如《符號帝國》。「最糟糕的異化是剝奪他者」非常契合現在的文化生產環境。
“局外人”这一因阿尔贝·加缪而广泛传播的概念,在鲍德里亚和纪尧姆的讨论中变幻为“他异性”,即不属于共同体那一部分的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