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谣言如何威胁政府的封面

谣言如何威胁政府

[法] 阿莱特·法尔热

出版时间

2017-11-01

ISBN

9787308164184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历史的长河中,谣言总是如影随形,它们有时能够激发民众的力量,有时则可能威胁到政府的稳定。这本书带领我们回顾了法国大革命前的一个典型事件,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谣言的强大力量和其对社会的影响。
作者简介
阿莱特·法尔热是法国知名历史学家,专注于18世纪法国史,尤其关注社会边缘群体。曾任法国国家科学院主管,法国社会高等研究院教授。著述丰富,已出版30余部著作,代表作包括《18世纪巴黎的街头生活》、《混乱的家庭:巴士底档案中的密札》等。她退休后仍持续创作,近期出版了《蒙特让夫人的反叛》。因社会史领域的贡献,2016年荣获丹·大卫奖。
推荐理由
《谣言如何威胁政府》一书通过深入分析法国大革命前巴黎儿童失踪事件的谣言及其对政府的影响,揭示了谣言在特定情况下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以及谣言传播对社会心理和政治局势的深远影响。本书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背景,还探讨了秩序、混乱、暴力和民众心理等多重议题,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适合哪些人读
对历史、政治学、社会学感兴趣的读者
关注社会心理和舆论传播的学者
希望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真相和谣言影响的读者
以及对公共事务和社会秩序有深刻思考的人士。
书籍脑图
目录
001   第一章 叛乱的形势
011   叛乱的片段
021   第二章 城市中的秩序
027   麻烦出现
033   警察的不端行为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短小,饱满,克制。从一个谣言的案例研究,复原社会阶层冲突,专注于民众非理性言行中的心态。微观史学视角,想起《马丁.盖儿归来》。
很有意思的个例研究。尽管作者竭力淡化暴乱和40年后大革命的直接联系,但不可否认的是,所谓管中窥豹,暴乱事件可以看做是正在酝酿革命的法国社会的一个缩影。同时,它也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舆情监测与管控对专制政府的重要性。遗憾的是翻译水平非常一般,和英文版对照看,可以发现错译比比皆是。比如第100页:“据传他的一名瑞士士兵强奸了一名9岁的女孩,最后被判处死刑。路易十五只是把这个人开除出了卫队。。。” 看到这里不禁疑惑,已经判处了死刑,开不开除有那么重要吗?看了英文版,实际是被强奸的女孩最终死去,而路易十五只是轻描淡写地开除了卫队卫士,这才豁然开朗。
书本身不错,装印校对比较差,错别字漏字不少,新书拎着书脊能感觉到书皮里头在脱胶
我寻思着作者原标题也不是这个啊。。。
应该是之后那本书的前身,但由于涉及范围仅限于一个/类谣言,就细节而言比前者更丰富一些,传说与黑魔法性质的谣言有意思,加一星。
材料很有趣。
略薄,非常简略地讲述了儿童失踪案是怎么上升到对路易十五的希律王指控,最后一页是结论:并不是预演,但是人民对国王态度的转变 ps:和达恩顿那本畅销书可以结合起来一起看
同样是好读好看的小书,作者基于档案,重新叙述了法国大革命前的儿童失踪事件。叙述的节奏把控得很好,几乎可以把全书当作小说来读。然而作为学术作品,我还是会期望它有一些更深入的分析。比如在讲完故事之后,进一步地论述前言中提到的“这次叛乱可以被看作大众和公共权威之间模糊的日常关系的表现”。此外,读完这本书之后,再次让我好奇这种王权与民众关系的不同的根源。
通过1750年巴黎警察机构的运作模式的“肆意妄为”,加上早已有之的对于政府将民众送往北美的怀疑和用儿童鲜血治疗麻风病的传闻,政府俨然失去了其权威。而在更大的框架内,路易十五此时作为一个不受爱戴的君主使得这样的传闻“有的放矢”。 与其说是谣言如何威胁政府,不如说是谣言产生的机制,以及官方如何对待谣言。但显然,警察局在书中的比重比路易十五本人高出太多了,读者并不知道后者及其周遭的官僚的态度,以至于在民众、警察和国王的三元论述中,国王是个被动的却又并非无关紧要的第三者。
謠言反映了一種集體認同。謠言作為中介,背後體現的是對體制的不滿。 @2020-02-11 13:59:55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