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鲁迅的抬棺人的封面

鲁迅的抬棺人

吴中杰

出版时间

2011-05-31

ISBN

9787309080674

评分

★★★★★
书籍介绍

吴中杰说:“为鲁迅抬棺的十六位青年作家,就是鲁迅文学事业的接班人。他们受到鲁迅的信任,也为捍卫鲁迅的文学道路而斗争,因而经历了文坛上的风风风雨雨。”《鲁迅的抬棺人》选择了萧军、胡风、聂绀弩、黄源、巴金这五位抬棺人,再加上冯雪峰作为描写对象。冯雪峰当时因肩负中共中央特殊使命而处于秘密状态,未能参加抬棺,却是鲁迅丧事的策划者。从他们所坚持的文学主张和坎坷的人生经历中,可以透视出鲁迅文学道路的历史命运。正是从这一角度着眼,此书的副标题是:《鲁迅后传》。吴中杰解释:“《鲁迅后传》当然可以有不同的写法,比如,也可以专写鲁迅身后的是是非非,环绕着他的争论。但鲁迅对于不虞之誉和不虞之毁都并不在乎,重要的还是他所开创的文学道路的兴废。本书所着重描写的,就是这一方面的内容。因而,鲁迅抬棺人的命运,也就不仅是他们个人际遇,而是关系到中国文学发展的道路问题。”

吴中杰教授、博士生导师。1936年出生,1957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留校执教。主要从事文艺理论、中国现代文学与中国古代美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于鲁迅研究用力尤勤,兼写杂文随笔。已出版的学术著作有:《吴中杰评点鲁迅小说》、《吴中杰评点鲁迅杂文》、《吴中杰评点鲁迅诗歌散文》、《吴中杰评点鲁迅书信》、《鲁迅的艺术世界》、《鲁迅画传》、《鲁迅传》、《海上文谭》(与高云合作)、《文艺学导论》、《中国现代文艺思潮史》、《中国古代审美文化论》(主编)等,又有散文集《人生大戏场》、《旧途新旅》、《海上学人》、《复旦往事》等。他所主持的“文艺学系列教材建设”项目,获2001年度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目录
目录
前言
萧军:一个独立不羁的作家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只能说自己对这些人物的了解过少了叭,很难再有新的收获。不过……看文人吵架还是蛮有意思的~
萧军、冯雪峰、胡风等几篇尤其好,材料丰富,但不是简单堆砌,有梳理分析,五十年代一直到七八十年代的历次交锋其实根子都在三十年代,特别是以周和冯代表的两个口号之争以及各自阵营的相关争执,鲁迅、瞿秋白等人在其中的态度和观点都有比较完事的呈现。作者在梳理分析中也有鲜明的立场观点,这点尤为可贵。
读到鲁迅先生对年轻作家的援助和扶持真是要哭了。吴老师对胡风最用力动情,对四条汉子何其芳乔冠华们的痛恶已经溢于言表了。所谓鲁迅后传一言以蔽之,就是文艺与政治的歧途。叙述和引述上偶有重叠,因为说来说去都是那些不大不小的屁事和老先生的几篇杂文。耄就好像是另一个位面的鲁迅,抬棺人们在其去后不久也收拾收拾蹲秦城和冷宫了。
立意的角度很别致,但文笔厚重感不够是个遗憾
这么好的冷门书……
沉重。
马上又下单了《鲁迅传》。
以这个思路写鲁迅后传,虽写旁人,但亦回答了鲁迅若活着会怎么样的虚拟问题。材料之整合,作者在许多处是有自己的判断的,有些有主观之嫌,而有些也有澄清之力,如许广平对冯雪峰,其他文章多责许随大流落井下石,这里讲出另一面,——批判会上,许广平在责备语中明确不同意夏衍颠倒黑白说答徐懋庸信鲁迅在冯雪峰底稿上只改四个字的瞎话,在事实上为批判冯雪峰留下罅隙,只不过周扬们装作没听见,公开发表也删去。许广平并非全然罔顾事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