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的封面

民俗文化与民俗生活

高丙中

出版时间

1994-01-01

ISBN

9787500415121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是熔铸民俗学近150年的思想资料而撰写的一部理论民俗学专著。作者首先以“民”和“俗”为焦点评述了民俗学基本理论的历史发展逻辑,揭示了民俗学所面临的理论难题;继又阐明了以生活和整体为取向的学术思想,从而确定了解答理论难题的思路;接着将民俗学定位于生活世界,使一系列从意识形态的角度来看迥然有别的内容(如语言层面的口头文学、信仰层面的迷信、行为层面的习俗等),在生活世界的视野里构成民俗学完整的研究对象,进而回答了本学科的重大理论问题。本书对“民”和“俗”的界定,对事象研究和整体研究的阐释,对生活世界的理解、对民俗理论的建设都具有可贵的学术价值。

高丙中

1962年出生,1982年在湖北大学获文学学士学位,198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文学硕士学位,1991年在北京师范大学获民俗学博士学位。论著有《社会组织民俗》、《英美城市民俗学的兴起及其对民俗学的理论意义》、《中国当代的民族交融》等,译著有《论隐喻》、《满族的社会组织》、《面具的奥秘》(合译)等。现为北京大学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所教授。

目录
引论 正视关于民俗学对象的理论难题
第一节 理论主张与个案研究侧重不同对象的问题
第二节 事关民俗学理论建设的对象问题
一 关于民俗之“民”的问题
二 关于民俗之“俗”的问题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对论文里关于“民”的概念解释很到位,五星标注。
1.國外的樹立不錯,比較系統;2.生活世界和民俗模式的學科視野很好,不是絕對地文化紀錄,老高其實很講究「生命」,這是好事;3.繁雜,大多數民俗學都不讓我喜歡的原因,真的很繁雜,尤其是老高這裡面著多口語化敘述⋯我不能忍受。書是好書,真的有很多好內容,但是槽還是很多,即便高很可愛。
萨姆纳的民俗分析听起来颇有几分现在对于stereotype的陈述。民和俗作为研究对象的范围扩大。萨姆纳被长久忽略和低估的民俗概念定义。民俗研究的两大方向:以符号(如故事或文献)为根本的静态的文化研究;表现为活动的、知识运用或文明事件的动态的生活研究。将事件抽象成事象,记录成单纯的文本,然后再讨论它的文化性质和意义,此种研究是为主流;相对的,民俗整体研究则依赖对于口头资料的收集与对“表演”的观察。【针对整体生活的研究】【针对科学世界之外/之下世界的研究】【排除了专家现象/针对普通人的研究】保证学科完整的三个条件:完备的知识体系&社会所认可的重要意义&独立完整的研究对象。民俗(习惯➡️风俗➡️仪式➡️德范/禁忌)&ethos(群体性格/民族精神),相互配合。民族精神是民俗的整合,也是德范的整合。
最成功的地方就是民俗的模式化,以及对“民俗”的再定义。
为什么没早点读到这本,之前的学习中很多模糊的地方都迎刃而解了……民俗学的研究对象问题,以胡塞尔的生活世界概念统筹民俗学的领域,还有梳理萨姆纳的理论。
有点啰嗦有点幽默 适合我看
【2023年的第8本书】博一进行时,效率好低,导师喊读的,内容由浅入深,确实很适合入门进去,但跟社会学与人类学比起来好像又少了些学术w的味道
最后俗落脚在生活世界的全部,民成为每一个个体,但没搞懂这样的民俗学和社会学差别在哪。
“民”和“俗”在生活世界的统合下都具有了独立的完整意义。但总感觉有些空洞
民俗的两种形态:既是文化的也是生活的。民俗主体则扩大为所有人。从边界上拓宽了民俗学研究对象。 @2021-12-16 11: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