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感应篇四十九讲(大众普及版)的封面

感应篇四十九讲(大众普及版)

蔡礼旭

出版时间

2017-02-28

ISBN

9787501254156

评分

★★★★★
书籍介绍

《感应篇》出于道藏,为公认的道家经典,对中国社会,特别是读书人影响极大,古本即被题名为“元宰必读书”。蔡礼旭老师融会贯通儒释道三家的根本思想,依循古德教诲,于2010年对《感应篇》作了扎实详明的解读,教我们从诚意正心开始,以修身为本,扎好德行的根。教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作所为乃至起心动念,与圣贤教诲相应,随顺我们本有的性德,而不是随顺自己的习气,积福积慧,真实地自立立人、自达达人,实现美好人生。

演讲至四十九讲而止,刚好合于《易》曰:“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妙用无方,至为圆满。为便于大众阅读,在保持蔡礼旭老师演讲原意的前提下,编者删除了少量过于专深的内容。因主题和中心思想一致,本书还完整收录了蔡礼旭老师于同年讲述的另一部道家经典、唐朝道家祖师吕洞宾所著的《孚佑帝君心经》,以飨读者。

蔡礼旭老师 1973年出生于台湾,现任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首席教育顾问、国际儒学联合会会员、海南省监狱劳教系统特聘德育讲师、云南省道德大讲堂顾问、英国威尔士大学汉学院首席讲师。

蔡老师原毕业于信息专业,听闻师长教诲后,深感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实为当世亟需,乃以师志为己志,终身力行并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2003年年底起,与爱心人士共同创建“海口孝廉国学启蒙中心”并担任主讲教师。2006至2008年,担任安徽庐江汤池镇“庐江中华文化教育中心”训导长、常务副主任。主办“幸福人生讲座”三十多期,获得热烈反响。

2009年,担任马来西亚中华文化教育中心主讲教师。2010年年底,带领中心同仁研习、弘扬初唐名臣魏征、虞世南等编辑之《群书治要》,并选编《群书治要360》系列读本,以便诸多政治、企业界人士及普通大众,汲取古圣先贤的智慧并实际运用。

已出版《弟子规四十...

(展开全部)

目录
第一讲 扎好儒释道的三个根
第二讲 随顺圣贤教诲,不随顺自己的想法、习气
第三讲 做个好样子,让世人对圣贤的教诲生起信心
第四讲 相信圣贤教诲的老实人得最大的福气
第五讲 释题:随顺性德,感来更美好的人生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是道则进,非道则退;不履邪径,不欺暗室;积德累功,慈心于物;忠孝友悌,正己化人;矜孤恤寡,敬老怀幼;昆虫草木,犹不可伤。宜悯人之凶,乐人之善;济人之己急,救人之危。见人之得,如己之得;见人之失,如己之失。不彰人短;不炫己长;遏恶扬善,推多取少。受辱不怨,受宠若惊;施恩不求报,与人不追悔。
《感应篇》出于道藏,是断恶修善非常完整的一本经典,对读书人影响极大,古本被题名为「元宰必读书」。最先于一七年七月开始听过十几二十多遍茂森博士现定弘法师的讲课,后于冬开始听他的老师净空老法师讲学这本子,尔后起了心想读儒释道的根,冥冥中一步步被引导读到这本书。由了凡先生与此道家经典识得灶公与城隍土地,一切万物神灵,生起虔诚恭敬之心。德未修感未至,所以人都说没有不存在,应那句「世人皆不信因果,因果何曾绕过谁」(2018.3.4)「你未曾见过你的曾曾曾祖,难道曾曾曾祖也就不存在了吗」,这是近百年时间把我们民族古文明踩在脚底下践踏批判的我们这两三代人的狂妄与可悲。我们只有在内心积淀深厚的自己民族古文明,才有能力辨别他族文明的优劣是非,否则无论到哪都将是无根之浮萍孤魂,也无民族会尊重你(18.7.2)。
读罢终于明白断恶修善不是要束缚人,相反是解放人,因为人的天性本来如此。忆往事,发现自己过去种种不君子,甚至十分小人的心态与行径,被自己惭愧得出了一身油。感谢本书让我放下了很多烦恼,并提起了要精进修心的状态,从当下自己最应该做的事情做起。
修身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