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图书
冯小青性心理变态揭秘
潘光旦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1990-01-31
ISBN
9787503903601
评分
★★★★★
书籍介绍
书名实在太冷了。。。
目录
叙言
小青事考
一 小青事略
二 小青真伪考
小青之分析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潘先生出道之作,选点至今仍令人有眼前一亮之感,而且在以往很可能只能在民间类狎邪作品里看到的人物的身世解读上颇大胆地采用了现代心理学的分析方法,其对女性命运的关切亦令人动容。
封面是闻一多的画,内有梁启超评语,潘光旦先生集心理、社会和文艺于一体。“自恋”一词在当下被泛化了,实则为一种精神疾病,自己爱上了自己,病到深处会没命。(潘先生真的是位温柔的人。
中国最早的一本以古典人物为原型的精神分析个案研究
这个书名不是这么重口味吧?啊,中国精神分析第一案例,潘光旦先生神作……不错……能妇女要解放啊……
这名字取得。。。卡卡
子母认同、母恋、自恋、同性恋、异性恋。
读起来有点压抑…终归是猜测吧
先考证了冯小青其人,从其诗、词、信,及他人的传和文献中分析,用弗洛伊德的泛性论来分析冯小青之死与其性心理成因。附录附了小青的诗词书信,还有一篇“女子作品与精神郁结”,啊,恍然大悟,潘先生还是一位社会学家,这不就是文献研究和语义分析么,虽未言说,但实属是在说明研究方法了。文言文夹着白话文,练达好读。挑小青的一句诗作结语,亦是本文所说的“影恋”和闻一多的《对镜》所表之意:瘦影自临春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在潘光旦文集01第一篇中《冯小青考》,我看的印刷版质量很差,字体模糊不清,是潘先生的硕士论文。
为孙飞宇讲座而仓促读毕。 能从中国古代小说里的一个边角料人物引申到弗洛伊德而且写成一篇论文确实是本事,但读起来总觉得是为了结论找证据,总之就是为了引出中国需要性教育,妇女尤甚。 最后一页倒是完美总结了借小青之题发挥的文人墨客们都是什么德性:“有意怜才者,多以小青郁郁而死为恨。予则不然,使冯生不畏妒妇,而冯妇不妒小青,不过于众姬妾间叨恩窃爱,受寻常福庇。纵有美名,顷刻销熔,安能千百年后,令文人才士……此天不成就小青于一时者,正成就小青于千古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