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莫斯科日记的封面

莫斯科日记

[法]罗曼·罗兰

出版时间

2014-08-31

ISBN

9787506076340

评分

★★★★★

标签

游记

目录
坚定的信念,痛苦的历程(译序)
莫斯科日记(1935年6—7月)
莫斯科归来
人物肖像
《莫斯科日记》补记(1938年10—12月)
用户评论
諸神側影:擺拍的、抓拍的;闖入鏡頭的、誤入鏡頭的......
继续一周看一本书的计划。读了莫斯科日记,惊讶于罗曼罗兰在苏联的受重视程度和高尔基的影响力,从来没有想过一个作家会有那种威望。日记记录了高尔基软弱的一面,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观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缺陷,但社会总会试图去掩盖名人的缺陷,塑造一种高大的形象。虽然罗曼罗兰是社会主义苏联的支持者,但文中也随处可见他作为法兰西人的骄傲。比如日记中说捷克的青年们自尊心极强,不愿意去学习外语(当然是法语啦),但是法兰西民族呢?这点不愿多说,点到为止。不得不佩服罗曼罗兰德洞察力,高尔基的软弱,秘书的复杂背景,苏联的潜在矛盾。然而即便是他,最后也被苏联官方的决策误导,没有发现大肃反的本质。 对于苏联,这个幅员辽阔,敢于美帝争霸,引领一代潮流的国家总是充满了好奇。大国虽然已经不在,它的影响却不曾消逝。
纪念罗曼罗兰那场旅行。
左派作家眼中的斯大林时代苏联,记述罗曼·罗兰在访苏期间与斯大林、高尔基、布哈林等人的交往和他对于苏联及当时各领袖人物的印象。尽管罗曼·罗兰的立场一直都是维护苏联(特别是《莫斯科归来》部分对苏联的一般论述),但还是能从很多细节中看出当时苏联的威权控制和恐怖氛围。日记部分和人物肖像部分都还算客观,但是补记部分实在让人无语,觉得他选择了相信斯大林,对布哈林、雅戈达、克留契科夫等人的补记简直就是为斯大林洗地!罗曼·罗兰以后来大清洗的罪名为依据,补记诸多布哈林等人在其访苏期间所表现出的种种阴谋(尽管从最开始的日记来看,阿罗塞夫和雅戈达不是个好人!)。当然,我的这种不满其实也是预设了被斯大林大清洗的那些人都是“好人”,而我并不清楚这一点。本来觉得日记部分还可以给四星,但看到补记部分越发觉得气愤了,三星!
没有谁有准确无误的远见,所谓远见,更多是对当下即时而又清晰的回应
补记时简直步步是阴谋
罗曼•罗兰自诩客观,可实际上并不客观。虽然他也记下了苏联的负面现实,如官僚主义的热情,虚荣心等,但却把更多的笔墨与注意力放在赞颂苏联上。他是带着先入为主的观念去观察苏联的,他一直认为苏联代表人类理想,可以在西方的经济和道德危机之时,解除西方人的疑虑,是一个闪耀着光芒的国家。他没看到共产主义理想在苏联早已变质,斯大林等人已经类似于皇权集团。出于这样的观念,他甚至为大清洗开脱,称刽子手雅戈达“肩负着繁重而又费力不讨好的职责,迫使他戴上面具,拿起斧头”。他接受了苏联官方说辞,把布哈林、艾登曼等人的被处决全部归因于他们的“阴谋”,而被“阴谋针对”的斯大林是一位一直遭受打击和诋毁的真正的英雄。
21.3.11
同样是从希望到绝望,虽然我仍然拥护的这个信仰,但是这个信仰还值得我拥护吗?我选择沉默,50年以后再说这件事。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