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虐恋亚文化的封面

虐恋亚文化

李银河

出版时间

1998-01-01

ISBN

9787507209112

评分

★★★★★

标签

社会学

书籍介绍

“虐恋”,西方称之为sadomasochism(简称SM),统指与施虐、受虐相关的意识与行为。“虐恋”一词是由中国的老一辈社会学家潘光旦先生首先提出的,但直到二十世纪末,李银河的《虐恋亚文化》才真正为我国填补了这项研究的空白。

在《虐恋亚文化》一书中,作者系统地介绍了西方的虐恋现象及其意义。全书共分六章:“虐恋亚文化”——描述了虐恋的规模、特征、历史变迁及其社会处境。“虐恋个案”——根据性别的不同将虐恋个案划分为五类进行了分别介绍。“虐恋作品”——介绍并分析了从主流文学到地下文学中的虐恋描述。“虐恋成因”——将西方学者对虐恋现象的解释作了介绍与分析。“虐恋政治”——介绍了西方人针对虐恋的不同政治立场。“虐恋的启示”——作者从多个角度(权利关系、宗教精神、性解放等)介绍了虐恋对我们的启示。

作者将虐恋定义为:“它是一种将快感与痛感联系在一起的性活动,或者说是一种通过痛感获得快感的性活动……所谓痛感有两个内涵,其一是肉体痛苦(如鞭打导致的快感)……其二是精神的痛苦(如统治与服从关系中的羞辱所导致的痛苦感觉)。”

在序中,作者认为“……性思潮中最具革命意义的有两个分离,其一是将性快感与生殖行为分离开来……其二是将性快感及其它身体快感与生殖器官分离开来……而虐恋的意义之一就在于它使快感与生殖器官相分离……”。简明清晰地概括了虐恋的革命意义。

作者认为“虐恋还有一个重大的哲学意义:对人性中非理性方面的揭示……虐恋就有点象艺术,它是生活的艺术,是性的艺术。”

作者在第一章描述了虐恋的十二个特征,第一个也是最重要的特征是“参与者使自愿的”。作者认为“这就是真正的暴力及其施暴者、受害者与虐恋关系的根本区别之所在”。

该书有一点遗憾之处——没有介绍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虐恋现象,虽然中国传统文化对虐恋现象基本上羞于启齿,但在各类民俗小说中却有一定的反映。

关于虐恋的成因,作者介绍了一些解释,包括欲望快乐因素、生理因素、童年经历、攻击性、焦虑感和恐惧感、负罪感、对爱的渴求、权力关系。但有一点作者没有提到:从进化论的角度看,一种快感形式的出现总是伴随着生存与繁衍的利益。然而虐恋表面上看非但没有生存与繁衍的利益,反而不利于生存与繁衍——受虐倾向可导致受伤,施虐倾向可导致反抗,而且由于虐恋快感对性交快感的替代作用,真正起到繁衍作用的性行为会相应减少。这种不利于生物个体生存的现象在进化论上如何解释呢?

笔者认为若将虐恋的定义改为“将快感与羞辱感联系在一起的性活动”,可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假设。如下:人的大脑是一种复杂的神经网络,具有高级的联想学习能力,通常喜欢将相似的事物联系起来,成语“爱屋及乌”就是这个含义。如果有一种事物通常与性相关,而性又与快感相关,人在无意识当中就会把该事物与快感直接联系起来,从而只要该事物一出现,人根本不必通过性就会有快感。如恋物癖将内衣裤(与性器官接触的物品)与快感的直接联系起来。而虐恋是一种建立在羞辱感上的行为,羞辱感通常与性活动紧密相关,因此人在无意识中会将虐恋与快感联系起来。虐恋与快感的联系虽然不利于生存,但如果要消除这种联系,就要消除羞辱感与性活动之间的联系,而消除羞辱感与性之间的联系不利于人类繁衍(至于为什么不利,代价多大,不少关于人 类性的进化的书都有介绍),因为消除羞辱感付出的代价比虐恋付出的代价还要大,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人类保留了一定的羞辱感,虐恋就相伴而生了。

该书体现了李银河治学的一贯作风——严谨、求实、不轻易作价值判断。第一次听说李银河的名字,是因为她是王小波的夫人。然而现在看来,其才华与影响力应远超王小波了。

虐恋在中国人的心中基本被归类于变态的范围,这与一衣带水的邻国——日本形成了强烈的反差(日本动画片《蜡笔小新》都有虐恋内容),因此该书的出版对国人性观念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也为国内学者的相关社会学研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跳板。

摘自《光明日报》

目录
虐恋亚文化
虐恋的规模
虐恋的特征
虐恋亚文化的形成与变迁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性交形式无论怎样变化,也只是一种动作而已,而虐恋活动却是戏剧。”读到这一句我突然为我没有虐恋的天赋而感到些许遗憾。
安全,清醒,自愿。统治-屈从,痛感-快感,精神性,仪式感,宗教本能,权力游戏
99年读大学,人手一册,还有《同性恋亚文化》,就是那时开始读王小波的,很多人是通过王小波认识到李银河,而我是通过李银河认识到王小波的
虐恋文化入门,重要的观点是围绕虐恋与政治立场,以及虐恋与性解放。收集了关于虐恋的心理学、社会学的不同观点,有助于了解虐恋仪式性、等待和统治力羞辱感转换的过程。
资料挺全的 具体逻辑还得自己思考 写清楚了一点 虐恋行为充满诗意和幻想 是有创造力的成年人之间的仪式 延伸了性活动的边界 性行为不一定要有生殖器 某种意义上是非常升华的感情 因为只有对彼此非常信任的人才会去尝试
过时的一本书,当今烂大街的亲密关系本质上类似这本书的书名,时代主旋律已经从虐恋转向不恋,从精神分析转向积极心理学,童年烙印不再是成年贪欢复刻悲剧的借口。凡是一晌贪欢者都是逃避自身缺憾无限悲剧循环而不自知者。权力游戏的通关需要更多权力与牺牲品制造边际效用。
被打开了很多扇门
全新的世界
大型综述,对于我这种刚入门的来说比较友好。有一定的启发性,虽然有些观点现在看过时了,但二十年前的东西嘛可以理解。不足的是结构和路径不够明晰。
废话有点多。留言:不是不想要性快感,是不想要男权话语下的“性快感”。不只是性的解放,而是要从性中解放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