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奥斯威辛之后的上帝观念的封面

奥斯威辛之后的上帝观念

汉斯·约纳斯

出版时间

2002-12-31

ISBN

9787508028330

评分

★★★★★
书籍介绍

《奥斯威辛之后的上帝观念》的作者是享有世界声誉的哲学家汉斯•约纳斯。他因其著作《责任原则》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工艺时代的人们的伦理学,而获得了世界性声誉。在《奥斯威辛之后的上帝观念》《奥斯威辛之后的上帝观念》中,他又从纯粹逻辑的层面,揭露、论证了绝对权力概念中的谬论,对全能的上帝概念做了思辩。指出,永恒本身将由于世界进程的实现不断地处于生成中。

用户评论
什么都不记得,什么都没看进去
话题很好,让我想起了《1942》里张涵予演的那个神父,但是翻译不知所云,所以只能差评了……
赞此书。
读汉斯约纳斯的小册子《奥斯维辛之后的上帝观念》,觉得人类这东西就像个没娘的娃儿,被魔鬼欺负了,一边万分委屈还一边替想象中的娘打圆场。只是,如果上帝并非万能,不干预人类发展的历史进程,人类中那寥寥无几的所谓义人能但当起拯救这些不靠谱生物的重任吗?
擦,这书为毛评分那么低
在奥斯维辛之后,上帝的善,权力和可理解性在约纳斯看来已无法融贯一体。祂知道存在是一个暗夜,故而选择了自身的神性放弃。翻译有问题,有些文段都不通,好在最后一部分把重点还是搞出来了,减一星。
《伦理学术4》重译。图宾根演讲洋溢着谢林-蒂利希的风范;堪称激进化的犹太版自由论文。神对奥斯维辛的沉默是犹教必然面临的困境,而HJ认为这一离弃的根源在于创世本来就是神的自我牺牲:存在的始基出于不可知的原初决断和内在性的踌躇而将自身让渡给偶然性和无限多样的生成。神随造物一同出生,永恒者于是走向时间化并成为生成的上帝。神创造有死之人后就必然受难;犹太观念则使神担忧世界而置身世界之中,权能也因此丧失。绝对权力由于缺失对象而成为绝对虚无;权力的构成条件是他者之存在及其抵抗力(存在-权能的联结),故神之权能必然奠基于多极性。绝对善、绝对权能和可理解性是神的不可能三角,辩护神义论又同时坚持神的可理解性就必须牺牲权能,并使恶成为本原。神无限地自我限制,并且就是肖勒姆所述的内敛存在:神在约伯处同样受难。
“上帝在一个祛魅世界中的死亡” 陷入世俗主义的上帝,降低超验性的上帝。 报复上帝
生成而非存在的上帝概念,打破了永恒轮回,而绝对权力在逻辑和神学上的自相矛盾则证明了可理解性对不全能上帝的要求,一个新的上帝概念是内敛的,撤退的,一切创世神最后消失的结局都证明了这一道理,创世者的自我限制是为了开端和世界的无限性,祂放弃了强有力的手臂干预,而是用柔和的声音与暗示去鼓励人们实现那未完成的一切。
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