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论真理的本质的封面

论真理的本质

海德格尔

出版时间

2008-10-01

ISBN

9787508049328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是德国现代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的哲学研究专著,系由他的讲课稿整理而成。

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作者海德格尔通过研究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作品,尤其是《王制》和《泰阿泰德》,对"真理的本质"问题给出了自己的回答。

本书可归入哲学研究著作。

目录
中译本出版说明(刘小枫)
引导性的思考
第一节 我们对于“本质”和“真理”“自明”的先入之见的可疑性
第二节 返回到真理概念的历史:不是对先入之见进行历史学的证实,而是回想希腊人最初的(无蔽)之经验
第一部分 无蔽之“本质”的暗示阐释柏拉图《王制》中的洞穴比喻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真理不是真实的存在,而是自在。不是存在,而是自存。真理的本质不是不变,而是经常性的稳定。
全集34卷(1931-1932年冬季学期)返回希腊的开始。 海德格尔先批判作为符合和正确性的真理,提出返回希腊作为无蔽的真理,将此视为历史的事件,去思考两种真理的纠缠。接着就从柏拉图的洞喻体验说明最初作为无蔽的真理。海德格尔从洞喻中看出,作为无蔽的真理之本质归属于人的自由存在、看到光明与存在者的关系……最终从真理的本质追问到人的本质【明显的前期色彩,后期就不是归属人的自由了】,从人的本质追问到自由/存在的本质,海德格尔真理观的核心乃发生、争执。 从真理的本质到非真理的本质,便转向分析《泰阿泰德》中无蔽真理如何变为符合与正确性,遮蔽如何被理解为错误。海德格尔认为,从此西方哲学被符合论真理钳制。 存在者的敞开状态本身必然就是一种自行对遮蔽的克服;遮蔽本质上属于无蔽——如同山谷属于山脉。p87
让自己上升到某种光中。
震撼。再一次更新我对柏拉图的理解。
理解古希腊著作之时,任何带着“主客体二分”、真理符合论之类的近代认识论的先见去分析,都是致命的错误。洞穴隐喻里,出了洞穴,见到太阳的哲人,要带着向死的决心回到仍只看得到阴影的常人那,与他们搏斗,把他们拉入真理之中。毕竟真理就是无-遮蔽,哲人要不断揭蔽,“无”是褫夺性的,是战斗
那个男人上课的时候提到了,等和亚氏斗争完就读 )终于读完了,补标🥲
遮蔽、秘密——让-存在——自由——具有“符合”这一特征的真理。“让-存在——自由”这一环节,此在使存在者从处于遮蔽状态的整体中涌现,亦可译为“揭谛”。 遮蔽=去蔽=无蔽。
海德格尔先从无蔽解构真理,再进一步坠入无蔽如何可能,将无蔽与此在的生存结合起来,说明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如何错过了非真理属于真理的本质这条揭蔽道路。
强烈推荐强烈推荐,读得很痛快,很妙!
好书,启发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