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救命饮食的封面

救命饮食

T•柯林•坎贝尔

出版时间

2011-08-31

ISBN

9787508627816

评分

★★★★★
书籍介绍

这是一本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国牛津大学20年流行病学研究的巅峰之作。这是一本真正能挽救你生命的书,对于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而导致饮食习惯发生巨变的中国人来说,必须加以关注!

在1983到1989年间,美国康奈尔大学坎贝尔教授、英国牛津大学理查德•佩托 教授、陈君石、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研究所黎均耀和刘伯齐教授的共同主持下,在中国的24个省、市、自治区的69个县开展了三次关于膳食、生活方式和疾病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这也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庞大的关于膳食、生活方式与疾病死亡率的流行病学研究。在这项研究的基础上,坎贝尔父子写就了这本《救命饮食:中国健康调查报告》。

科学证据确凿无疑,研究结论令人震惊:动物蛋白(尤其是牛奶蛋白)能显著增加癌症、心脏病、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病、肾结石、骨质疏松症、高血压,自内障和老年痴呆症等的患病几率。而更令人震惊的是:所有这些疾病都可以通过调整膳食来进行控制和治疗。

坎贝尔教授认为:以动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会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如肥胖、冠心病、肿瘤、骨质疏松等);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的膳食最有利于健康,也最能有效地预防和控制慢性疾病。即多吃粮食、蔬菜和水果,少吃鸡、鸭、鱼、肉、蛋、奶等。坎贝尔博士发自良心建言:“死亡,是食物造成的!”

本书之前曾在吉林文史出版过,书名为《中国健康调查报告》,至今销量超过十万,给很多国人带来了正确的饮食指导,并改变了以往不良的饮食习惯,堪称是一本足以救命的上佳读物。这次由中信重新翻译再版,并延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梦孙先生作了推荐,相信会为更多的国人带来更为健康的饮食观念。

目录
序言一勇气挑战ⅶ
序言二勇气与正直ⅸ
序言三他让我们活得更健康
引言
第一部分中国健康调查及营养研究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收到书,中午大致预览了下,只怪购买时没有注意,其实这多半是研究美国人饮食习惯与疾病的书籍,而中国的部分只是作为研究的对比。。但编辑果真是厉害的,大大的中国健康调查报告写在封面上……其实也就是说了少摄取动物蛋白,提倡素食之类的话而已。。。没啥人记录,那我给个两颗星,让评分合理点。。。其实也不是书差,就是没那么值得读。
简直改变了我的人生观
- 开篇一句“蛋白质致癌”吓得想把书扔在一旁,这是什么邪物。通篇读下来是这样的,人类无论是从基因还是从外部摄入的物质中,有可能在身体中埋下癌症的种子。而动物蛋白,则是催化剂是肥料,能够供它们生长。而植物蛋白并不具备这种特性,植物蛋白及纤维矿物质等在某种程度上可逆转。 - 这样的结论很难一下全盘接受和信服。太与世俗观念违和,太少的大众宣传,显得太突破性,太违背常理,于是看起来是荒谬而错误的。 - 我们知识一部分来自于书本和授课,还有一部分来自于电视网络街边的宣传画。如果后者是商家为了利益放出的烟雾弹,其实前者也有他们潜移默化的影响。之于大学研究所的研究经费,政府宏观经济的把控.
偷换概念,不能因为摄入蛋白质过量而否定蛋白。但是我也赞同应该多吃粗粮蔬菜,但不能因此全盘否认动物蛋白。那人家那些练crossfit的都不行么?!
读这本书的时间是好几年前,记得当时读完后有很长一段时间不愿吃鸡蛋,不敢吃肉,认为素食就是包治百病的良方。以至于我母亲都嘲笑我读书读成了傻子:“怎么可能吃鸡蛋/喝牛奶会不健康呢?政府权威媒体不都是这样宣传的么?” 时间一久,长期饮食习惯亦战胜了那短暂的一丝“理智”,后来索性就不再执着于到底怎样才是吃得健康了。 几年之后,出于想要减肥的想法,我重新在豆瓣搜索饮食相关书籍看到了另一本亦是该行业大牛写的另一本同类书籍。虽同为大牛,两者观点大相径庭:另一本书作者丝毫不维素食论为唯一正确导向,相反他持有观点认为个体差异太大,饮食本身并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每个人各有适用于自己的那一套饮食方案,他人几乎难以完全拷贝。 所以回到读书这件事上,还是小时候老师们常说的一句话:全信书不如无书,大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看看打一星人的首页,我放心了。也许只有四,五星为了正视听。
很多结论下的太草率,说半天就是吃素,不是为了工作,完全不会去看
美国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的营养学著作,基于美、英、中三国学者1983-1989的研究,提出的饮食与营养方面的颠覆性建议:少肉多素、不喝牛奶。认为动物蛋白质容易致慢性病,喝牛奶容易糖尿病。不知道是否科学与权威???pdf
有参考,别照搬,后半本感觉不必看,看第一部分就足够了
反常识:救命饮食不救命,要你命。 数据久远,逻辑不通,夹杂私货。《餐桌上的伪科学》等书就有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