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的封面

从莎草纸到互联网

[美]汤姆·斯丹迪奇

出版时间

2015-12-01

ISBN

9787508646121

评分

★★★★★
书籍介绍

【内容简介】

社交媒体其实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东西。从西塞罗和其他古罗马政治家用来交换信息的莎草纸信,到宗教改革、美国革命、法国大革命期间印制的宣传小册子,过去人类跟同伴交流信息的方式依然影响着现代社会。在报纸、广播和电视在散播信息上面统治了几十年后,互联网的出现使社交媒体重新变成人们与朋友分享信息的有力工具,并推动公共讨论走向一个新的模式。

汤姆•斯丹迪奇在书中提醒我们历史上的社交网络其实跟现代社会的社交媒体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天主教会在回应马丁•路德的攻击上的两难境地很像今天那些大企业回应网络上的批评时的状况;17世纪人们对于咖啡馆会分散人们工作、学习注意力的指责也很像今天对社交媒体负面作用的担心。借助对托马斯•潘恩和“互联网之父”文顿•瑟夫等人物的讨论,作者还探索了一些人们一直争论的话题:从言论自由和审查之间的张力到社交媒体在启迪创新和激发革命上的作用。这是一次对社交媒体演进的迷人回顾,也是基于历史对未来趋势的完美预测。

---------------------------------

【编辑推荐】

◎ 我们生活在互联网时代,怎么能不知道社交媒体的前世今生?本书就是一次对社会化媒体演进的迷人回顾,完全颠覆你的传统思维,重塑我们对社交新媒体的看法。

◎ 从莎草纸信到小册子、咖啡馆、广播、电视、互联网,社交媒介怎样进化?

◎ 从古罗马到宗教改革、美国革命,再到阿拉伯之春,社交媒体如何影响社会变迁?

---------------------------------

【评论】

汤姆•斯丹迪奇又一次完美展示了他将历史与现实的争论联系起来,并激荡出新知的天赋。这本书读起来非常有趣,论证也很具说服力。

——史蒂文•约翰逊(Steven Johnso,美国著名科普作家、媒体理论家)

这本书让我们懂得,今天的互联网,其实是一个肇始于古罗马的社交媒体传统的延续。这就让我们能更清醒地感知人类现在是如何在转推历史并同时创造未来的。

——克雷格•纽马克(Craig Newmark,craigslist创始人)

目录
前 言 西塞罗的网络
第一章 社交媒体的古老基础:人类为什么天生喜欢分享
第二章 罗马的媒体:首个社交媒体生态系统
第三章 路德的观点如何疯传:社交媒体在宗教改革中的作用
第四章 流动的诗篇:用于自我表现和自我推销的社交媒体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还是要分清“社交媒体”和“媒体的社交属性”是不一样的。
克罗齐有句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冒着误解伟人意图的风险,我认为他说的是我们都喜欢用今天的理解来看待历史。这本书就是这样一个著作:社交媒体早就有啦,太阳底下无新事。我很讨厌这种腔调,但是从某种角度来说,任何一门社会学科的研究差不多都要走这条路。按理,我们理解的社交媒体是计算机网络时代的“脸书”和“微博”,但人类思维的特性就是发现“现象后的本质”,无非就是通信、就是传播,从根子上讲,人就是以此来区别于动物的。好在追溯历史是为了反思现在,不得不佩服类似本书作者的很多外国媒体人,他们有着学者的严谨同时有着媒体人的敏感,能将很多知识都融贯到体系化的表述中去,很有阅读价值。从这一点看,我们的很多学者也好、媒体人也好,都很难写出这样有趣的作品。
外新史
从莎草纸到互联网都是在满足人们信息交流的需要和社交的需要。书中梳理了从莎草纸到互联网人们为了信息交流而使技术变革的历史和人们信息交流方式变化的历史。随着技术的发展信息交流的量和速度不断的在加快。不管技术如何变革,人们的信息交流始终围绕发布、评论、点赞、分享来开展的。信息交流的快速发展推动着思想的成熟和社会的发展。
社交媒体简史。
二刷
两个星期前就看完了
作者认为大众媒体是特殊,社交媒体是向18世纪以前历史的复归,不太能认同这个观点,数字化+人际传播,成为网络节点的人还是历史中的那个人吗?没完整看完,但是作者讲的东西还是很有趣的,庞贝古城的墙,西塞罗的书信和宫廷秘笈
跟学者写书确实不同,比如没有参考文献。最有趣的应该就是第一章了
科普读物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