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南瓜花的封面

南瓜花

[以] 马蒂·弗里德曼

出版时间

2017-02-01

ISBN

9787508668987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在和平的表面之下,战争从未远离。它以各种形式潜藏在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影响着无数人的命运。而《南瓜花》这本书,正是以细腻的笔触,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战争中的真实画卷。它让我们在感受战争残酷的同时,也看到了人性的坚韧和光辉。
作者简介
马蒂·弗里德曼,犹太裔文学新星,2013年荣获美国文学协会Sophie Brody文学奖,2014年获得Sami Rohr犹太文学奖。其作品被翻译成超过10种语言,备受《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等媒体报道好评。熊依旆担任其作品的中文译者,致力于用心传递文学之美。
推荐理由
《南瓜花》以以色列士兵在中东战争中的亲身经历为主线,通过对战争中的恐惧、牺牲和心理创伤的深刻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性的光辉。书中不仅记录了战争的真实面貌,更反思了战争对个人和社会的深远影响,强调了和平的可贵。这本书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素材,更引发了对战争与和平、生存与死亡的深刻思考。
适合哪些人读
对中东战争历史感兴趣的读者
关注战争对个人和社会影响的研究者
希望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战争经历的人士
寻求心灵慰藉,思考战争与和平主题的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中文版序
英文版序
第一部
第二部
第三部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2017年已读065:这本书的副标题是:“士兵的故事”,但作者笔下的战争大多数时候并不是枪林弹雨炮火纷飞,并不是两军对垒决一生死,甚至连胜利与失败的界限都是模糊的,而这些士兵们的军旅生涯也多是平淡乏味的,洗碗、擦枪、轮班站岗、躲避炮轰、在焦虑中疲惫不堪地睡去,等待另一天的“伴着黎明就绪”,只有不期而至的死亡、骤然凋零的生命才凸显了战争残酷的本质。作者说自己的书写是要还原已渐渐被抛诸脑后的真相,战争的荒谬与无意义映射了个体牺牲的无意义,南瓜山虽已一去不返,然而它却昭示了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在这个时代,冲突仍将继续,和平不会到来,无意义的战争还将带来更多的伤痛。
和《比利林恩的中场战事》一样,在这种找不到正规军敌人的战争中,士兵们在战场上对敌人并没有多少仇恨,作战也不是为了国家,而是为了和自己呆在同一战壕的兄弟们。战争的荒谬一览无余。士兵们唯有用嘲讽的大笑来作为盔甲。然而我觉得不是反战文学,和美国人不一样,以色列人和黎巴嫩人巴勒斯坦人都明白自己别无选择。
不知道难过在哪儿,就是说不出的难过。
无论是讲述战争的残酷,还是反思战争的荒谬无意义,以战争为主题的作品总是尽量将意识形态的东西搁置在一边,讲述作为人的个体的真实经历。《南瓜花》也大体如此,但在最后一章中,伪装成游客的“我”从黎巴嫩的一侧前往南瓜山却带有很强的宗教意味。作者在书中也提到熟悉以色列几千年文学作品的人都知道,山顶被认为是人类与神灵的交会之地,比如西奈山。致力于摆脱意识形态,还原为人的人最终还是要靠宗教来抚慰不能不说是另一种荒诞与悲哀。
读的时候,总觉得作为一本非虚构作品,作者似乎太过多情了。读完全书,才觉得这“多情”是为了赋予一段无人知晓的历史以意义,不为人类,为自己。
冲突与战争是社会变迁与更迭的永久旋律,就算在和平年代,局部战争依然在无时无刻爆发,巴以冲突又一次成为新闻的头版头条。这部书记录了以色列黎巴嫩边境上微小的冲突与死伤,却对作者内心留下了不可磨灭的记忆,这应该就是战争最残酷的地方了吧。作者以游客身份重返前哨,这种感觉确实奇妙,很喜欢作者最后的总结“我回归于平民身份亦是开始;直到今天也许仍旧只是开始。南瓜山已经一去不返,然而一切还在继续。历史已经抛下这座山头,向前行进”
非虚构,弗里德曼文笔很不错,感情充沛
人类的悲剧不是在这里终结,就是在那里开始。可能人类本身是最大的悲剧吧。
写的真好,这是又一次的狐步舞。
一个与我相距千里,一段淹没在历史长河里但又的的确确留在一代中东人脑海中的真实事件,作者一遍遍记述既是确证,又在反思,也在期许中东模样,但我想如作者指出的,断断续续的事件,使得我们回头看时很难将其汇集成一段连贯的历史,历史面目多重,太过复杂了。不过,多年后再回到曾经的南瓜山,我想作者的意味定当很深刻,事实也确如此,处于动荡的中东,和平并未到来,新中东也仅是幻想,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保证自己的安全。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