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四十个房间的封面

四十个房间

[美] 奥尔加·格鲁辛

出版时间

2017-11-01

ISBN

9787508681825

评分

★★★★★

标签

2

书籍介绍

四十个房间,一个女人一生注定要穿越的四十个荒漠,每一个都是一场对灵魂的检验,是一幕袖珍的耶稣受难剧,是一项渺小却重要的选择,是迈向清醒与人性的一步。

十七岁,在卧室里与闺密夜谈,一个强烈的念头冒了出来:我不想要渺小的人生,不想要那充满平凡的担忧、普通的期望,写满陈词滥调,充斥着孩子尖叫声的人生。

二十三岁,在异国他乡狭小逼仄的出租房里,男友让我在梦想和他之间做出抉择,我忍痛选择了梦想。坐在冰冷的浴室地板上,我笨拙地挣扎,想把臃肿的词句和任性的感情打磨成简练、真实的诗篇。

二十八岁,在凌晨四点的厨房里,双脚踩在冰冷的瓷砖地上,我筋疲力尽地为六个月大的宝宝热着牛奶。暂时忘却对永恒不朽的渴望,暂时屈服于偏离命运的必然,听凭身体的软弱掌控一切。

三十岁,我住进了梦寐以求的房子,深爱过的男人对我说“跟我走吧”,我知道,在那困惑、放肆、错误的瞬间,我赌上了自己整整十年存在的意义,险些丧失了过往的人生。

四十岁,在密不透风的洗衣房里,我用颤抖的双手把丈夫那件衣领上粘着桃红色污渍的衬衫塞到其他衬衫底部,按下了“强力去污”的按钮。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拼命作诗,可残酷的真相总是不断逼近。

四十六岁,儿子领女友回家。我站在他的房门口,有些悲伤:岁月飞逝,墙皮剥落,曾经住在画着太阳系星辰的房间中的小刺猬如今已无家可归;同时,我也隐隐觉得宽慰,爱闷头读书的儿子已经长大了……

四十,很漫长,足以带来一场艰难的考验,但同时又很奇妙,是对生命最深沉的叩问。

目录
第一部分:神话
莫斯科的公寓及其他
1. 浴室
2. 母亲的卧室
3. 父亲的书房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不如《排队》惊艳,讨论的主题缺乏新意(虽然仍令人唏嘘)。译者厉害。
她原来想要的是拖着行李箱流浪的生活,结果结婚,住进了大房子,剩下了一个两个三个...五个孩子。这条不归路一旦开始,她只会被不停地往下拽,无休无止。那个出走,是真的呢还是畅想而已?
买的实体书,不知道是不是盗版,中间二十面左右有重复又缺页,在微信读书里补上了。开头很梦幻,有时候我会嫉妒女主,觉得她明明很幸福却矫情到在追求诗歌;到她开始年老色衰,又用另一个孩子捆住出轨的丈夫,放下自己想追求的诗歌周而复始的这个家中忙碌,我又很气她;最后母亲、父亲都老死,女主也死去真正踏上自己的自由之路,我又觉得很伤心,只有死去才能真正的自由么。可能选择另一种生活也许仍然会有不满,但是不管怎么样都不能逃避自己的真实内心吧,变成让自己都不愿意面对的陌生人。既然不是发条玩具,那也不必做完一些例行程序才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因为如果太久去做那些别人期待的以及例行程序,也许有一天都会忘记我想做的是什么,以及忘记了自我。
累得昏天黑地的四天过去,在飞机上和周末的床上看完了这本书,带着想要午睡的浓烈念头欲罢不能地看到睡意离开,好像又回到可以奢侈地花整个下午看书的日子,屋内是倒春寒清冽的空气,窗外是大风和清澈的阳光,蓝天白云让我想起中学时候午睡的时光。你一定要看完。
3h47min. 对40这个数字加深了印象。在串联的房间和消逝的时间流里,梦想与现实不断撕扯。每走一步都让人回想着另一种可能性,选择还是改变,接受还是不妥协。 这大概是个悲剧故事。选择藏匿梦想作为秘密,在偏离自己期待之时连对自身的叙述都换了方式,回应世界的方式越来越接近世界原本给自己的,形成循环。 站在主人公一半的年纪里还能产生“或许我不会陷于某种模式”的错觉,想着能拥有走到滑铁卢之前的幸运,也该庆幸吧。 (译文和译后记太加分了
从第一人称转为第三人称叙述的时候,至终不知全名的考德威尔夫人,女人这一辈子。
变成考徳威尔夫人后就太憋闷了,令人害怕
人们用尽全力,却总是走不出人生。
p96:这一切就像一个巨大的井字游戏棋盘,年复一年,了无新意,当生活在一个格子上打叉时,我也得顺从地在下一个符合逻辑的位置上画圈,心里却始终清楚,这场游戏永远也赢不了。 p153:比如,假设你不知道人们到了某个年纪要结婚、到了某个年纪要生子、到了某个年纪要退休,那么你还会做这些事情吗?或许你会做一些别的事情,一些截然不同的事情呢?(就是看到这段话决定读这本书) 诺亚在大雨中度过了四十个昼夜,摩西在荒漠里跋涉了四十个年头,耶稣经历了四十天的禁食与试探。四十很漫长,足以带来一场艰难的考验,但同时又很奇妙,是跟人类最为契合的数字。在《圣经》里,四十年成就一代人。在现实里,四十周孕育一个生命。(此为《四十个房间》书名由来。)
更喜欢奥尔加的《排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