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族群、民族与国家构建的封面

族群、民族与国家构建

马戎

出版时间

2012-08-01

ISBN

9787509731826

评分

★★★★★
书籍介绍

《族群、民族与国家构建:当代中国民族问题》讲述改革开放后,民族优惠政策实施中依靠的计划经济体制已基本不存在,无论城乡青年还是大学毕业生都必须通过劳动力市场上的激烈竞争才能就业和获得发展空间,这使民族学校毕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农村青年在就业市场上遇到极大困难。在民族地区自然资源开发中,当地政府和民众在与中央国企和沿海大企业的互动中居于劣势。随着“西部开发”的项目投入,大量东部汉族人口涌进西部民族地区,这些新形势的发展使我们必须对我国民族关系和矛盾协调机制进行反思和调整。努力探讨在21世纪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下,中国应当如何思考我国的民族理论、制度和政策。我们必须努力探讨在中国民族问题上的理论创新,在此基础上,以实践为标准,进一步探讨中国在民族制度和政策方面的创新。

用户评论
马戎的民族研究体现双重结构功能主义,一是不断强调中文语境中“族群”(ethic group)代替“民族”(nation)、取缔“中华各民族”的说法之于民族认同与团结的必要性,二是其著述明显的“谏言”性质,或可褒其曰经世致用,却也使他的民族研究本身成为满足国家统治功能的手段,字里行间的国家主义色彩也就不足为奇。对语言社会学的关注、将中国的民族关系与美国等国种族问题的纵横向对比颇有洞见。只是自我致敬(?)未免过于频繁,几乎每本书每篇论文都要花很多篇幅强调民族-族群之辨并反复梳理苏联/中国民族政策变迁,好像倒也不必......
D633.1-53/7154 参考
民族学。虽然有些文章篇幅内容有些重复,但是写得无可挑剔,大概我的立场和马戎老师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相似度。值得每一个研究民族问题的人或是关心民族问题的人一看。
《中国古代文化》课程论文的参考 读过其中一部分 估计也很难有机会去读完它了
解决了我关于“为什么历史上的匈奴/鲜卑/西夏等”会被称为少数民族政权,他们明明是敌对国家且也不属于当代中国的任何一个民族成分的疑惑。为什么舆论一直是“少数民族和汉”,哪怕少数民族实际上并不是一个文化整体,历史上也彼此征伐。在当代二元对立民族观下,这似乎是一种必然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