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第三版)的封面

苏联专家在中国(1948-1960)(第三版)

沈志华

出版时间

2015-05-01

ISBN

9787509738474

评分

★★★★★
书籍介绍
1940年代末,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成千上万的苏联科学家、工程师、教授和各方面的技术专家纷纷来到这片陌生的国土,他们胸怀革命的理想,本着国际主义精神,把知识、经验和技术传授给中国,并与中国人民一道挥洒汗水,为新中国政权的稳定、经济的恢复和工业化基础的建立,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然而,1960年7月,苏联政府一道纸令,所有的苏联专家突然撤退回国…… 为了再现这段真实的历史,作者参阅了大量历史资料和档案文献,走访了当年聘请苏联专家的一些单位和有关人员。在充分使用档案文献和口述史料的基础上,对苏联专家来华的基本状况、中苏双方在专家问题上的政策方针、苏联专家在华工作的条件和环境、苏联专家的作用和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了考察和论述,使读者能够对这段人所共知但又语焉不详的历史有一个基本的和真实的了解。 沈志华:1950年出生,著名历史学家,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终身教授,国际冷战史中心主任,北京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香港大学名誉研究员。
目录
绪言
第一章 逐步靠拢:斯大林时期之一(1948~1949)
一 战后苏联对华方针的调整
二 援助中共的第一批苏联专家
三 林彪要求苏联派遣更多的专家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苏联移交物资那段前后对比确实不科学…
很多中国人觉得越南人白眼狼,也有很多苏联-俄罗斯人也觉得中国人是白羊狼。很多中国人觉得苏联-俄罗斯大国沙文主义,很多越南朝鲜人认为中国侵犯其主权。
斯大林时期,苏联援华主要出于经济目的,因此在派遣专家条件设置层层限定而显得斤斤计较,但中国仍是最大受益国,苏专家对新中国建设的贡献是全方位的,甚至一五计划二五计划都有重要贡献,尽管也有些失误(如京城规划,军事顾问的教条)。苏大规模经济援助中国始于赫鲁晓夫时期,主要出于政治目的,沈公认为赫鲁晓夫全面撤退专家是愚蠢的行为,也是中苏关系破裂的重要原因。但这一次过程中仍能看到许多人性的感情所在,许多苏专家对中国确实是发自内心的帮助,中国人的热心也使他们受到感动,甚至在这些专家被迫回国后也从不发表反中言论。本书沈公有一个极大的关怀,那就是讨论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结构性缺陷——主权观念不明平等意识不清晰,此点不仅适用于中苏,也适用于解释中朝、中越关系的变化,兄弟阋墙甚于仇敌。
数以万计的苏联专家见证了中苏友好、关系变冷和最终破裂的全过程,但他们无力阻止这一切的发生,随着岁月的流逝,只有那些广泛流传的苏联文学和歌曲,才会让年轻人想到,还有这样一段蜜月期的存在。
中苏档案、出版文献、口述访谈,还能苛求什么呢?结论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关系尤为精彩,不流氓你就输了。
斯大林苏联援华,为的是拉拢中国,成为其美苏对抗在亚洲的缓冲地;赫鲁晓夫援华,为的是借助中国,为其在苏共内站稳脚跟。利益可以解释几乎一切政治行为。
写得很翔实而且直接,兄弟之间的反目也不是什么罕见之事了!
瀏覽,待重看。史料太多果然很令人頭大。
“1940年代末,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成千上万的苏联科学家、工程师、教授和各方面的技术专家纷纷来到这片陌生的国土,他们胸怀革命的理想,本着国际主义精神,把知识、经验和技术传授给中国,并与中国人民一道挥洒汗水,为新中国政权的稳定、经济的恢复和工业化基础的建立,贡献了自己的力量。然而,1960年7月,苏联政府一道纸令,所有的苏联专家突然撤退回国……”。电子按需。
苏联的援助对于中国的工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帮助作用,这是一个无可否认的事实,但是由于后来的变故,昔日的战友成了仇敌,珍宝岛和铁列克堤的枪声让中国处于核威胁的边缘。 在处理对外问题上,赫是一个情绪化比较严重的人,好就好的不得了,坏就坏的很彻底,所以对中国大力支持派遣专家,提供包括原子弹开发在内的一系列技术。当然了,这其中有对中国支持的投桃报李,但东方阵营普遍处理不好国际关系这点是事实,中国之于苏联,恰于阿尔巴尼亚、越南之于中国,好的时候蜜里调油,糟的时候兵戎相见,沈对此的分析一针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