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原始的叛乱的封面

原始的叛乱

【英】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Eric J. Hobsbawm)

出版时间

2013-12-31

ISBN

9787509751084

评分

★★★★★
书籍介绍

“一部开辟极少被开发主题的先驱作品。它的主题有很深的人情味……一部非常令人满意的作品。作品以宽阔的社会学的视野写就,并持续给读者带来各种观点。作品深受人性的启发,并表现出对谦卑的人们的深厚同情。”

——克里斯托弗•希尔,《今日历史》

“对一个广阔主题的学术性介绍。它将不仅仅引起深思,也会启发更多细致的调查研究。”

——阿萨•布里格斯,《听众》周刊

“霍布斯鲍姆先生写得非常客观,并且文字深富理解和同情,由此他让那些从根本上不同意他观点的人们会因为作者所述而改变自己的观点。”

——《旁观者》,英国政治周刊

“这本深思熟虑写就的书中所涵盖的内容远比一些被遗忘的起义的鲜活案例要多得多。读者会理解到:现在的中东地区首都的“暴民”是如何发展成现代政治运动的;原始的卫理公会派和宗教仪式在我们现代的劳工运动中如何起到了奠基作用;充满激情和渴望地了解,无名之士是如何成为伟人的。”

——《新政治家》,英国时事政治杂志

“如此内容丰富的一本书在展示问题的同时,也提供了值得所有读者认真关注的答案。它是有启发性、睿智且有理有据的。而且,它投射了很长的影子;今天的原始的叛乱并不在安达卢西亚,而是在非洲中部。”

——英国《观察家报》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Eric Hobsbawm)是享誉国际,备受推崇的近代史大师。

1917年出生于埃及亚历山大城的犹太中产家庭。父亲是移居英国的俄国犹太后裔,母亲则来自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中欧。1919年举家迁住维也纳,1931年徙居柏林。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受创至深的德奥两国度过童年。1933年因希特勒掌权而转赴英国,完成中学教育,并进入剑桥大学学习历史。霍布斯鲍姆1936年加入共产党,无论历史如何变迁,他始终都认为自己是一个“不悔改的共产主义者”。1947成为伦敦大学伯贝克学院讲师,1959年升任高级讲师,1978年成为该校经济及社会史荣誉教授。1982年退休后任纽约社会研究新学院政治及社会史荣誉教授。2012年10月1日,病逝于伦敦,享年95岁。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第二章 绿林好汉
第三章 黑手党
第四章 千禧年运动之一:拉扎雷蒂派
第五章 千禧年运动之二:安达卢西亚的无政府主义者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归类有趣,点到即止。
关于帮派、社团、工会、社会运动的历史考察。话题不是我感兴趣的。西西里农民和黑手党那部分遗憾啊,要是我以前早点看到,马里奥·普佐的那个书评就会写得好很多,缺乏背景常识的文章十分空洞,回头再看发觉都是黑历史。
虽然霍布斯鲍姆在世界史领域里早已声名在外,但他的这本书探讨的却是一个相对生僻的话题:关于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的西方现代社会里存在的各种前现代形式的社会运动。关于社会主义思想兴起后的劳工运动,相关论著很多;但本书中论述的这些“原始的”叛乱和运动形式,确实很少受到关注。霍老的论述一如既往地冷静客观。只是由于该话题之于中国读者的距离感,加上台湾译者种种不太适合大陆表述习惯的文字,非常担心本书在大陆的销量和被接受程度。
宗教信仰和左派思想是古今中外的公明哥哥们最好的安慰剂和兴奋剂。
作者将关注点放在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自发性的起义与社会运动(千禧年运动)这一比较边缘的话题。 在所谓前政治阶段,没有意识形态的凝聚与新型理论的指导,往往只会考虑当下的利益损失,没有更高的目标,也会与宗教结合起来,组织性较差,作者考察他们的目的在于这些原始的叛乱如何过渡到现代政治运动中去。 就像作者分析安达卢西亚农民无政府主义运动一样,无政府主义是要依附于工团主义的,单纯自发性的无组织状态最终依然会自生自灭,这似乎是在强调意识形态对于组织力量的重要性。
很有意思的选题,虽然千禧年运动三章没怎么看懂,但“绿林好汉”“都市暴民”“劳工教派”这三个章节的内容非常有趣,尤其是作者弥漫全书对于共产主义的盛赞和对欧美统治阶级的鄙夷。都市暴民形成的三个原因:诉请要求实事求是的关怀、对有钱有权者的针对、本能式对外来者的仇恨,这些典型特征即便放到现在也一样成立。附录中的史料摘选也很有对照性,从另一角度给出了理论之外的观察角度。
这翻译是啥啊 看不进去。。。唯一能看的话“若要成为其支持民众的有效守护者,盗匪必须停止做盗匪:这是现代罗宾汉的两难困境”
作者自己没想明白,所以也写不明白。既没能在宏观层面总结出什么规律,又没能在个案层面比较条理地描述一场运动或者一个帮派。可能的原因是这些傻子总喜欢从虚无缥缈的信仰、主义、主张层面去分析,却完全不去看看经济现实……这本书没必要出版,而且翻译得也非常烂,相当于是诈骗了。
“对穷人而言,生命从根本上就是不平等的——这就是他们态度的根源。” 在霍氏分析框架中,古今群众运动的基础仍是经济上的贫困。前现代的“绿林好汉”、“黑手党”、“千禧年运动”、“劳动教派”、“结义兄弟会”,与现代劳工社会运动相比,尽管在组织形式上有很大差异,但对“公正”的追求是一致的。所谓的宗教与主义,都不过这种根本需要所覆盖的外衣。 此书需要一定欧洲史的知识背景,行文也略显诘屈聱牙,但仍可感受到霍布斯鲍姆的社会分析史学之魅力。
这书的选题挺有意思的,特别是讲千禧年运动那几章,从绝对激进到改良派的社会运动,也是一个光谱,有助于人们理解社会运动。不过本书确实蛮朴素的,题材像八卦教那本,但是八卦教那本素材充实很多,描述就更详尽了,原来此类运动都有相似之处。
Z-Libra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