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1943:中国在十字路口的封面

1943:中国在十字路口

周锡瑞

出版时间

2015-12-31

ISBN

9787509779811

评分

★★★★★
书籍介绍
《1943:中国在十字路口》将我们带回了抗日战争的关键时期——1943年,这一年不仅是中国抗战的重要转折点,也是蒋介石政权面临内外挑战的严峻时刻。书中通过丰富的历史细节和多角度分析,展现了当时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与文化面貌,并探讨了这一特殊时期的决策如何影响了中国的未来走向。
作者简介
周锡瑞,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美国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的杰出学者。他师从费正清、列文森和魏斐德,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著有《义和团运动的起源》等多部著作,曾获费正清奖和列文森奖等多个奖项。2014年出版的《叶》一书备受好评,荣获多项殊荣。
推荐理由
《1943:中国在十字路口》一书通过详尽的历史资料,深入剖析了抗日战争期间中国面临的复杂政治局势与社会挑战。书中不仅探讨了蒋介石政权的独裁倾向、中美关系的微妙变化以及中共与国民党的紧张对立,还涉及到了新疆开发、香港问题和司法改革等多个方面。它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且多维的历史视角,揭示了1943年中国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地位及其内部治理的困境。
适合哪些人读
对二战期间中国历史感兴趣的研究者
希望了解蒋介石政权及其政策实施情况的历史爱好者
关注中国近代政治发展和社会变迁的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前 言
导 论 1943年的中国与世界
第一章 蒋夫人访美
第二章 新疆和“自由中国”的救赎希望
第三章 帝国VS.民国:香港在同盟国之间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很有条理,从多个角度理清了1943年发生的事。算是明白了,为什么美国突然放弃了对华援助,真的是蒋宋的人品太差啊!罗斯福也是无奈,一边要警惕gczy,一边又要扶烂泥上墙。可见杜鲁门的对华政策也不是私人恩怨,跟之前是连贯的。
冲着” 作者: 周锡瑞“买的,没想到是本文集:(
篇幅之间质量参差不齐。不过又有谁知道2019是不是转折点呢
参差不齐的论文集,有删节。
本书有13位作者,各自聚焦不同方面撰写一章,总得来说还不错,但也有能力参差带来的差异。很多人喜欢读史,因为那可以提供一个上帝视角,提供一种事后诸葛亮的优越感。还有很多人看重大事件爆发前后的应急处理,并以此来论成败。其实那些能在大事件苗头阶段就能洞悉其未来走势的高手,才算得上真正的人生赢家。很多1943年还只是微不足道的苗头,到了1944年演变成为改变中国命运的风暴,要从根源看去,才能看明白在那段历史中谁是掘墓人,谁是不自觉被埋的那位。
历史横截面抑或切片的视角,每个人的关注点也不尽相同,关注上层的那些宏观话题总显得有重复之处,而底层的话题就像十字路口的不同方向与可能,扮演着历史这出戏的马文才或红娘。
以一个年份为节点,来管窥历史,就像是实验切片,看不看得到全貌另说,但起码很有意思!
本书给我最大的启示其实 是一个在历史学中老生常谈的东西,但是在这本书中又有新的展现,即对历史多样性的探讨,同一段历史中,不同的历史人物,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地域都有不同的历史,而且历史并不是非黑即白的,战争下的人们也并不是只有抗战和不抗战这两种,还有那些只是过着自己日子的人,他们并不在乎谁当政,只要生活能过下去就够了。
平凡却有多事的1943年,全景式地描述。对于抗战史又增加了一个有意思的角度,更直观地看到了抗战的方方面面。
历史从来就不是简单或纯粹的。离开主流叙事的枷锁,从个体层面或者对立层面了解一些不一样的故事,尝试面对好下一个1943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