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作为隐喻的建筑的封面

作为隐喻的建筑

柄谷行人

出版时间

2017-08-31

ISBN

9787511733535

评分

★★★★★

标签

思想

书籍介绍

这是一部关于解构主义的理论著作,集中反映了1980年代身处后现代思潮旋涡中的作者在日本语境下对“解构”方法的独特思考。

作者认为,西方20世纪人文和自然科学领域中普遍存在一种“形式化”的倾向,但这种“形式主义”革命不仅没能真正颠覆传统形而上学,反而使种种思想努力落入“结构”的深渊。而出路则在于通过“世俗批评”,在马克思“社会性外部”和维特根斯坦“*他者”的概念之上重建作为批判理论的“解构主义”方法。

目录
第一部 制造(Making)
1 对建筑的意志
2 形式的定位
3 建筑与诗
4 自然城市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建筑的规则是交往的规则。越是认为建筑是作为理念的设计的完成物,就离实际的建筑越远。 与他者发生交流/交换/交往的时刻是决定性的;自发完成的交换使人类史具由有自然史的性质(马克思)。这也引出政治经济学中商品内部的神学问题:商品在交换的事后才被认定为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正如对于基督教徒,耶稣在信仰发生之后才被事后认作上帝(?)。基于他者却绝望地试图成为自己本身的自我,对应卖不出去的商品,——也对应Lain里的神様。 随着信用制度的发展,资本运动的动力由利润的动机转为无限推迟决算的强迫。决算意外地提前发生的时刻,危机随之发生。
我得读第二遍做个笔记。。。
阅读是一场冒险。
显然不能当作80年代的柄谷来阅读。这个定本版经过大幅改写,已经是站到甚至是超过“跨越性批判”的位置了
有启发的
柄谷我的神人!!
读西哲总是很分裂,一会突然恍然大悟,一会为哲学说白了都是政治而悲哀,符合他们一神教和二元论的气质。但柄谷是个局外人,他的洞见之透彻,简直可以说是上帝视角。而且他有种把整个文明都扛在肩上的伦理姿态,他笔下的康德和马克思都有他本人的气质。他的批判和反思冰冷而不绝望,这才是真学者啊!不是那帮批来批去的左右之争。柄谷先生让我明白人该如何立命,虽然卑微,也要做个像他这样的人!
感觉柄谷行人这本书里面有些纠结矛盾的思想,某种意义上感觉像是一种加速主义者的失败尝试。有点想看初版的样子,应该会更清晰纯粹一些(当然也更反动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