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统』是古代中国的政治理念,它的产生与商周以来长时期『封建』政治的实践有关。比如周人的 『五服』(甸、侯、宾、要、荒)制度,就隐然具有大一统的意味。在现有文献中,『大一统』最早见于儒家经典《春秋公羊传》。《春秋》为五经之一,传说经过孔子的删订,在经典中有莫大的权威。公羊传解释春秋开篇的经文:『元年春,王正月。』『谓元年者何?君之始年也。春者何?岁之始也。王者孰谓?谓文王也。曷为先言王而后言正月?王正月也。何言乎王正月?大一统也。』
《春秋》经文简质,意义并不十分明确。秦汉以后,郡县一统,『大一统』理论的政教涵义逐渐明显。如董仲舒在对策中说:『《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絶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董仲舒的对策针对当时的历史形势而发,并没有穷尽大一统理论的内涵。通行的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解释说:『统者,始也。总系之辞。夫王者始受命改制,布政施教于天下,自公侯至于庶人,自山川至于草木昆虫,莫不一一系于正月,故云政教之始。』综合来看,大一统理论在长期的中国历史进程中,有尊崇中央权威,维护国家统一,领土完整等多方面的意义。
领土完整是大一统理论的重要维度。事实上,任何政治区画都必然以一定的地理空间为前提。古代中国文明以农业为主,对土地有着深沉的思考。《说文解字》:『土,地之吐生物者也。』土地之神为『祇:地祇,提出万物者也。』又古『国』字,写作『或』,许慎解释说:『或,邦也。从口,从戈以守一。一,地也。』此谓持戈守土则成其为国。这些关于土地的原始意识广泛地见于先秦经典文献。『大一统』意识与地理因素的结合,最早见于《书•禹贡》篇,『禹贡』将当时已知以及想象的地理空间区分为『九州岛』,并对其贡赋、山川、河流作了详细的记録,『九州岛』也由此成为中国的代名词。《禹贡》之后,周人『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正是充分利用地利因素,周人的封建制度逐渐展开,最终掩有天下,以至于『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秦汉以后,统一的国家政权都非常关注邦国内外的地理因素,体现在《汉书•地理志》以下的历代正史中的地理志、郡国志等,或留意建置沿革,或关注风俗物产,这成为后世正史写作的一个传统。隋唐以后,逐渐出现了全国性的地理通志,如《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寰宇记》等。元明以下,又出现了官修的『一统志』。先是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一二八六)下诏纂修《大元一统志》,全书共计一千三百卷,于元成宗大德七年(一三〇七)告成。元明之际,朱元璋痛恨元人以夷狄入主中夏,故而对元代文献不甚注意保存,以致《大元一统志》逐渐散逸。明英宗天顺年间,又命儒臣收集材料,纂修《大明一统志》,全书九十卷,天顺五年(一四六一)纂修成书。清代二百多年间,分别于康熙、乾隆、嘉庆年间三次纂修《大清一统志》,以求准确地反映清代疆域版图的变化,并深入地掌握全国各地的地理形势与物产钱粮等。
在大一统意识下产生的地理志文献,当时往往有夸耀威德、经略地方等实际的政治意图,然终究不能阻挡古代王朝的更替与起伏。时过境迁,我们也应该看到,正是古代中国大量历史地理文本,滋生了中华民族深沉的故国之思,以致于针对这片文化上统一的国土的任何分裂以及侵略活动,最终都只能以统一以或光复告终,这种深沉的历史潜势是宝贵的遗产,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为了推动有关工作,我们收集历代的《禹贡》注释以及一统志等文本六十余种,汇编为《中国大一统文献丛刊》,影印发行。希望全编出版以后,能便利学者的工作,并有助于当代的文化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