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的封面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

熊培云

出版时间

2011-11-01

ISBN

9787513304139

评分

★★★★★
书籍介绍

本书以故乡村庄为立足点,考察百年来中国乡村的命运,乡村的沦陷与希望。其中有作者三十年生活的阅历与见证,六十年中国农村建设的荣辱与沉浮,并由此折射反映出近代百年中国历史的若干重要问题与玄机。一部大历史与小历史的结合,大时代与小细节的交织,延续着作者明辨,理性,温暖,悲悯,关乎心灵与真实的写作之路,堪称熊培云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一部著作。

熊培云

1973年生于江西农村。毕业于南开大学、巴黎大学,主修历史学、法学与传播学。思想国网站创始人。

过去或现在与熊培云写作相关的职业主要有:《南风窗》杂志驻欧洲记者;《新京报》首席评论员;《南方都市报》、《南方周末》、《东方早报》、《亚洲周刊》、《凤凰周刊》等知名媒体专栏作家、社论作者及特约撰稿人;南开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其文字沟通理性与心灵,自由、明辨、宽容、温暖。近年来在海内外华文媒体发表评论、随笔千余篇,致力于建设一个人道的、人本的、宽容的、人人皆可自由思想的中国与世界。

代表作有《重新发现社会》(新星出版社)、《自由在高处》(新星出版社)《思想国》(中国友谊出版公司),译著有《中国之觉醒》(法文,香港田园书屋)。

目录
目 录
自序 我的村庄我的国 1
第一章 万物生长
1. 谁人故乡不沦陷? 3
2. 墓畔回忆录 12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很失望。文笔很糟糕,一开头就来个“烟花般寂寞”把老子雷到了,还以为在看80后青春小说。内容很混乱,有掉书袋的感觉。
太不像话了竟然第一次读熊培云的文字,比想象的要好,不过也就只是蛮出色的专栏文字。要平衡好自己的个人经历、专业特长、业余爱好和公共情怀太不容易了。第三章扳回一星。
作者太忙着掉书袋了,虎头蛇尾,没写出什么实质性内容
看了两三篇弃了,实在太水了。。。。。
冗长,杂乱,多无用的悲悯,作者的主观太强烈,影响阅读体验,加上文字功底太差,经常看的很烦躁。。。。个人这里能看到,大概只剩一些涉及历史的只言片语了。
《一个村庄里的中国》是作者的还愿之书。它以故乡村庄为起点,多条线索并进,从各个侧面重新梳理了百余年来的中国史与乡村史。既有个体生活的真切体验与细致描述,又有时代命运的整体分析。故乡从哪里来,中国向何处去?本书连接历史与心灵,解读沉沦与希望,为转型期中国凝聚自由而宽容、平等而向上的力量。——书生意气,十余年后再看只是一些游离于现代与传统之间的絮絮呓语,村庄作为地理的基础属性决定了无论是宏大还是入微需要本本分分地建设和打造,但彼时由拆迁引起的恶劣的社会环境确实让人无所适从,这些呼吁和寄望实属可贵。
本农村人看着生气,忙着掉书袋和高高在上解读农村。我觉得农村出来的孩子可以既是城里人又是农村人,真没必要这么割裂自己。(没看完可能片面)
农村是中国之根本,亦是人民之根本。。。
点到却不说透
202342 读着读着越看越像一本禁书,出版10年以后,很多当时的预估也没有成为现实,这至少是值得高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