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祈祷之海的封面

祈祷之海

[澳] 格雷格·伊根

出版时间

2022-12-31

ISBN

9787513350440

评分

★★★★★
书籍介绍

★极致的唯物主义美学,绝对的认知快感!

★当代科幻难以逾越的两座高峰:一座是特德·姜,另一座是格雷格·伊根!

★一套书囊括72个世界级科幻大奖及提名。

★收录各时期代表作和口碑新作,经典篇目齐全、量大管饱。

★精装三卷本,满足收藏欲,便携易读。

★宝树、陆秋槎、北星倾情 撰文导读,真正进入世界科幻大师的灵魂。

★九名译者耗时两年打磨,格雷格•伊根亲自审定译文细节。

★特邀科学顾问严格把关。

★内外双封,基•连恩、李启龙中外画家联手绘制封面。

【内容简介】

自我是一场幻觉,选择并不存在,真理不是大厦,是流沙……

如何在动荡不安的世界活下去?

.

三卷本收录了当代硬科幻大师格雷格·伊根三十年创作生涯的20篇经典力作。伊根火遍西方世界和日本,却从不曾以真面目示人:不签名,不混圈子,全网不露照片,甚至邮箱的线索都以智力题来呈现。他认为,人的内在和外部世界一样是可以用自然科学认知的,观念、人格、记忆甚至爱都能从物理学深处找到解释。我们能够认知一切,只要我们足够勇敢。

.

《闪光》(星云赏获奖作):中国的光子计算机证明,两个自相矛盾的数学命题,竟可以同时为真。刺客、数学家、军方、金融寡头齐聚上海,一场捍卫世界最底层逻辑的战争,已悄然来临。

《恰如其分的爱》(星云赏提名作):为了挽救出车祸的丈夫,她将其大脑移植进自己的子宫。她是爱人还是母亲?在以爱为名的终极剥削中,是否已丢失了自我?

《祈祷之海》(雨果奖获奖作):遥远异星的人类后代,为了信仰,身负重物沉入大洋,在即将窒息时获得神启。然而在漫漫人生中,坚守信仰困难重重,尤其当他撞上了真理的高墙……

【名家推荐】

伊根的作品是智慧且富有逻辑的……当我读到他的作品,我立刻就能明白他的创作意图,因为这同样是我想做的事情。如果伊根是科幻作家,那么我也应该是科幻作家,这就是我的归属。

——《降临》原著作者 著名科幻作家 特德•姜

格雷格·伊根的作品贯穿着“我可能是谁”“我可能不是谁”这种跨越平行世界的想象力。

——《你的名字》《秒速五厘米》导演 新海诚

格雷格·伊根也许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科幻作家。

——美国科幻频道旗下在线杂志 《科幻周刊》

《你的名字》《瑞克和莫蒂》《凉宫春日》《你好,世界》《活体脑细胞》《交响诗篇》《伯纳德小姐说》纷纷向其致敬

新海诚、贰瓶勉、宫泽伊织、伊藤智彦、伊藤计划、伴名练、濑名秀明等众多名家深受其影响

格雷格·伊根(1961——),澳大利亚籍科幻作家。早年梦想成为电影导演,后在医院当程序员。198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成名后专职写作。他被媒体和科幻迷誉为“现代科幻的最高峰”,是“极致的硬科幻”创作运动的核心人物。伊根青少年时期曾短暂信仰宗教,后成为坚定的无神论者,长期关注难民问题。他的作品致力于通过艺术提升科学的形象,让人们明白科学与爱情、宗教一样,都对人类生活至关重要。

“我们是物质宇宙的一部分,物质宇宙的规律可以通过推理和观察来发现——这是我们历史上最深刻和最有力的见解,但大多数文学作品,包括大部分科幻,要么忽略了这一事实,要么就轻视了它。”

——格雷格·伊根

目录
闪光 Luminous 1
学习成为我 Learning to Be Me 45
植入的公理 Axiomatic 65
水晶之夜 Crystal Nights 83
恰如其分的爱 Appropriate Love 119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感谢邀请试读。读了《闪光》这一篇,是相对少见的数学科幻,以数学理论与物理现实的联结为主题,即使是看似与现实完全无关的数学理论,与现实世界也有证明者这一联结点,“我”与艾莉森的辩论令人读得津津有味。在这个故事里,数学不再只是对客观存在的一套阐释工具,而是与之有紧密的联系,甚至能够反过来影响现实,非常新颖。期待本书正式出版!
感谢八光分的试读活动。应该是第一次读伊根的科幻小说。《闪光》表面是普通人对抗邪恶公司的套路,内里是对作为科学基础的数学“何为真何为假”的思考。本以为伊根其它作品的科幻点子也是数学背景,《祈祷之海》却呈现了一个奇妙的异星世界,里面有着独特的生物构造、科技、习俗。主人公辛苦建立的信仰,在生活与科研中步步走向破灭。主角需要在余生中慢慢学会何以自处。
感谢八光分提供的试读机会,很高兴时隔多年能在正式出版的汉译本上重读《闪光》,其作为数学题材科幻短篇的代表作之一是一个充满了“伊根味”的故事,对已知科学和技术理论的疯狂推论加上一点点赛博朋克,从这个角度来讲他的作品是独一无二的。
闪光是比较有趣的一篇,核心蛮敢想的,全篇的紧迫感很强。 祈祷之海的点子不是那么突破边际,当然也有可能是时代的原因。但是这篇在描写上很生动,对“已知”的质疑考证和推敲就是现代科研十分相似,渴求神的爱与探索世界的心态本就该一致。看得很有代入感。
感谢给机会试阅!虽然不太懂数学哲学,但第一篇《闪光》依然感到刺激精彩,看到后面甚至心潮澎湃。《祈祷之海》的故事与信仰有关,感觉和另一本里的《快乐的理由》有某种内在的神似之处。另外看了一下目录,这两篇一头一尾的设置还挺妙
谢谢试阅本,《闪光》描述的数学很美,她们闪烁着光。不过艾莉森的行为十分奇怪,分明是她一力主持项目发现了缺陷,但主角和老师为其感动时,她却最坚决地要消灭缺陷,为此甚至要求主角攻击老师。文中并没有描述她遭遇了什么,从好奇的探索者变成狠心的歼灭者,仅凭一个公司(看上去不是权势滔天的特大垄断企业,而是一家投资公司)竟让她应激到这个地步,她要攻击老师时,我不得不缓了片刻感到难以理解。 《祈祷之海》另有一种美感,这个“地球”上宗教的诞生,会和那能神经结合的小小物质有关系吗?不过,几个教会的区别,水行人和陆地人的区别,有关天使的详细历史,以及文中奇妙的性别性征……设定做了就让我康康啊作者,真好奇得抓心挠肺。不过看短篇就是这样吧。
参加了试阅。《闪光》:1995年的作品,2006年的故事。人体血液改造,光原理超级计算机,未来上海的都市图景,以及数学空间的惊险博弈。形象化地描述抽象的数学概念,叙事安排紧张与舒缓相间,最后一幕尤其令人屏息,阅读体验酣畅淋漓。《祈祷之海》:神的存在是否需要证明?主角在求知的道路上一路前行。活体船只、流动的性别和生育功能、依靠星星和感知能力航行、虔诚保守的水行者族群,推动科学研究的陆行者。作品娓娓道来,读者跟随主角一同体验异星生活和他在人生转折中的怅惘。非常精彩,期待正式发售。
试读 闪光好适合改编成短片 看到虹口麦当劳餐厅怀疑作者来过上海
《闪光》太棒了,近几年来看得最酣畅淋漓的短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