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历史 记忆 生产的封面

历史 记忆 生产

刘岩

出版时间

2016-05-31

ISBN

9787517119098

评分

★★★★★

标签

社会

书籍介绍

东北是新中国的工业基地,为独立、完整的国家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做出了突出贡献,以此为前提,它在计划经济时期也是社会主义文化生产的基地。历经20世纪90年代初期以来的市场化改革,东北老工业基地自身的文化生产及其之于当代中国文化的意义都发生了深刻的重构。本书着重从历史再现和记忆再生产的角度来描述这种重构,广泛考察了春节晚会东北小品、二人转、评书、小说、电视剧、电影、先锋艺术、文化创意产业及城市改造等领域的相关文化现象,透过地方性表象深入分析与中国社会的整体变迁相伴随的意识形态实践,并在对社会主义文化生产的历史遗产的发掘中尝试探寻其未来可能性。

目录
绪 论//1
第一章 赵本山、东北表述与大众文化的霸权建构//11
第一节 春节晚会中的赵本山//11
第二节 话语爆炸与“黑”/“红”变奏//22
第三节 后赵本山时代:转型期贺岁喜剧的终结//36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铁西区》的分析这块有点歪了吧?
看在作者后记里讲家庭情况,想到生活艰辛,也许这样的书可以帮他评职称,在居不易的京城生活得更好点的前提下强行加一星吧。但是话说回来,如果对自己出生成长的东北有真正深厚感情的话,就不要学已经遍地都是的那些把东北当窑姐来消遣的关内外各色傻逼了。写不出来也不要糟劲这块土地
作者的问题意识和现实关怀是好的,但我很不喜欢这种文化研究式的写法,分明已经预设了研究结论,接下来只是高度选择性地呈现文本,辅之以跳跃的学术脑洞。如戴锦华般狂拽理论大词如天花乱坠的文风,只适用于那一代学者了,年轻学人倘若照猫画虎,只会弄巧成拙。
逼死学渣的学术书,但内容还是很值得一看,我最喜欢“老工业基地的创意景观改造与城市记忆再生产”那章,大概比较好懂。。大约摸猜测全书主题思想是,赵本山不代表“东北”,只是他走红的时代刚好与工业东北的衰败相重合,于是把东北人演绎为“城市”和“现代”的他者,符合主流宣传和人们的想象。在赵本山时代之前,东北作为共和国长子,不仅是工业中心,也是文化中心,来自各地的评书大家在东北打响,而各个工厂也有各自的文艺设施和文艺人才,有着为工人阶级服务的高度专业化的文化工业。随着下岗工人被视为落后于时代的失败者,东北社会主义时代的成就被历史抹去,衰败的工厂成为商业景观,而东北人的新时代形象也被固化为官媒中赵本山式的陈风陋俗和流行文化中的黑社会,并且似乎以此形象才可获得经济收益。东北人要如何看见过去,面向未来。。
试图很多的象征事物进行解读,赵本山、国企改革、评书等等,却将东北掩盖在学科黑话中。正如作者所说,他已经回不去东北了,永远的离开了文本解读的真正来源,这样的话语再也没有生命力。全书都在一种唱衰的语气试图说东北为什么不行了,但这十年来伴随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世纪之交的东北已经变了模样。这里有着自发的文化认同和自豪,且不是作为他者刻意的猎奇讨好,而是真真正正的东北文艺复兴。
资料详实,提出问题的角度很新颖。只是去过哈尔滨一次,很多问题的体会不深,但学者的学究精神很有感染力。是为了自己而研究而非其他。
繁荣的记忆太远,以至于我们无法重建除衰败以外的其他形象。宏伟叙事的撤出,也即是权利的撤出。他们的交谊舞、画作、伏特加从此不再有依附,像一片流云幻影似地,轻轻悬浮在今日的东北。东北跟我的大爷爷一样,他一直被留在那里、被因此怜悯,但其实他也是生动的人。被后记打动,喜欢他对于《钢的琴》的见解,与戴如出一辙。而东北的形象,其实也在作者之笔下成为摇曳的悬影、镜中的形象。这种书写正如作者自己所言,充满了双面性,离间到他亦不愿的方向。
其实解答了《张医生与王医生》文末伊险峰提出的问题
像是论文集。紧紧扣住社会主义工业史来揭露当代社会对东北的文化再现中被忽视的“边缘”。对于一些议题(赵本山、评书和沈阳城市再造)都有所讨论。作者也通过这种回溯打破了一些对立(工厂与城市)。
东北人泪目,一代又一代进入历史总能看到相似的困惑。本书长于文本以致有些浮光掠影,想多听听史师傅的故事。文化研究的悖谬是学术生产的对象(论文的读者)总是指向精英,最后往往收束进作者个人的时间线,再下沉一点是不是可以选择工人的视角,哪怕做工人的阅读史和文化实践。至关重要的权力问题还是不透亮,但说了就要站队一条路线,谁又有资格承担责任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