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法学新经典 刑事证据法的理论问题(第二版)》是运用社会科学方法研究刑事证据问题的成果汇集。自2010年以来,我国刑事证据立法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刑事证据制度的框架形成了雏形。刑事证据立法的发展,催生出了大量刑事证据问题,也呼唤着新的刑事证据理论的出现。《天下·法学新经典 刑事证据法的理论问题(第二版)》涵盖刑事证据法的功能和结构、三大裁判形态对证据法的影响、证明力规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实物证据鉴真、言词证据相互印证、过程证据、行政证据与刑事证据衔接、证明标准等前沿性问题。通过研究,《天下·法学新经典 刑事证据法的理论问题(第二版)》总结了我国非法证据排除的三大模式,提出并论证了“实物证据鉴真”的理论,提出了“新法定证据主义”的理论模式,提出了“过程证据”的概念……本书是刑事证据法学研究本土化的转型之作,也是将刑事证据法学研究引向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尝试。
陈瑞华,法学博士,北京大学法学教授。曾获得中国法学会第四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
主要研究领域是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司法制度、程序法理论、法学方法。提出刑事诉讼五大理论:刑事诉讼目的价值理论、诉讼构造理论、程序性制裁理论、诉 讼模式理论和裁判理论,在法学界和法律实务界具有较为广泛的学术影响。
主要著作有:《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第五版)、《程序正义理论》、《程序性制裁理论》(第三版)、《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刑事证据法的理论问题》、《刑事证据法》(第二版)、《刑事辩护的理念》、《论法学研究方法》(第二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