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刑事证据法的理论问题(第二版)的封面

刑事证据法的理论问题(第二版)

陈瑞华

出版时间

2018-07-01

ISBN

9787519722432

评分

★★★★★
书籍介绍

《天下·法学新经典 刑事证据法的理论问题(第二版)》是运用社会科学方法研究刑事证据问题的成果汇集。自2010年以来,我国刑事证据立法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和进步,刑事证据制度的框架形成了雏形。刑事证据立法的发展,催生出了大量刑事证据问题,也呼唤着新的刑事证据理论的出现。《天下·法学新经典 刑事证据法的理论问题(第二版)》涵盖刑事证据法的功能和结构、三大裁判形态对证据法的影响、证明力规则、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实物证据鉴真、言词证据相互印证、过程证据、行政证据与刑事证据衔接、证明标准等前沿性问题。通过研究,《天下·法学新经典 刑事证据法的理论问题(第二版)》总结了我国非法证据排除的三大模式,提出并论证了“实物证据鉴真”的理论,提出了“新法定证据主义”的理论模式,提出了“过程证据”的概念……本书是刑事证据法学研究本土化的转型之作,也是将刑事证据法学研究引向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尝试。

陈瑞华,法学博士,北京大学法学教授。曾获得中国法学会第四届全国十大杰出青年法学家称号。

主要研究领域是刑事诉讼法学、证据法学、司法制度、程序法理论、法学方法。提出刑事诉讼五大理论:刑事诉讼目的价值理论、诉讼构造理论、程序性制裁理论、诉 讼模式理论和裁判理论,在法学界和法律实务界具有较为广泛的学术影响。

主要著作有:《刑事诉讼的前沿问题》(第五版)、《程序正义理论》、《程序性制裁理论》(第三版)、《刑事诉讼的中国模式》、《刑事证据法的理论问题》、《刑事证据法》(第二版)、《刑事辩护的理念》、《论法学研究方法》(第二版)等。

目录
目录
第二版序言
第一版序言
第一章刑事证据法的体系和功能
一、对“证据学”理论的反思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形式不同 内容与另一本教科书大致无差别
整本书通过对若干具体问题的分析隐晦的传达了一个观点:如果结构性的缺陷未能修正,那相应规定的增设成为具文,阅读过后也带给我相应启发,教义学思维在程序法学习中扮演何种角色
读的第二本陈瑞华老师的书,与《刑事证据法》相比,更偏向专题形式,理论性有所强化。但本人所关注的减刑假释领域的刑事证据,本书几无涉及,仅就过程证据一章有所启发。
真实的 现实的 刑诉味道的…(刑诉gap逻辑就是跟另外两本上下册的书建立的……
在我国刑事证据法雏形初立之时,陈教授走在理论前沿。在我国刑事证据法逐渐成熟之时,陈教授从实践反思理论,着实为大师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