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戊戌时期学术政治纷争研究的封面

戊戌时期学术政治纷争研究

贾小叶

出版时间

2017-04-30

ISBN

9787520108041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晚清时期,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戊戌维新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重要尝试,展现了知识分子的改革意识和勇气。然而,这场运动为何最终失败?其中的学术政治纷争又如何影响了历史的进程?《戊戌时期学术政治纷争研究》一书,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为我们揭示了历史的真相。
作者简介
贾小叶,河北阜平人,历史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他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专攻中国近代思想史和政治史。著有《晚清大变局中督抚的历史角色》一书,并在《近代史研究》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多篇。
推荐理由
《戊戌时期学术政治纷争研究》一书深入探讨了戊戌维新运动期间中国学术与政治的复杂关系,通过对“康党”这一群体的详细分析,揭示了戊戌时期学术政治纷争的深层原因和影响。该书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历史资料和深入的研究视角,还对于理解中国近代史和思想史具有重要意义。
适合哪些人读
对戊戌维新运动、中国近代史、学术政治关系感兴趣的读者
历史学者、研究生
对思想史、政治学感兴趣的读者
对中国近代知识分子群体感兴趣的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绪 论
一 选题意义
二 研究现状
三 写作思路与结构
四 研究方法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本书受陈寅恪维新二源论启发,超越帝后党争、新旧党争等政治话语,以时人所称的“康党”、“康教”切入,让我们看到清末维新变法纷繁复杂的情状。“康党”、“康教”之称,不仅由他人指认,也缘于部分康门弟子的自我认同。但“康党”对康氏学行是否一致信奉推崇(梁启超偶不慊师说),仍值得深究。
转换戊戌政治史研究视角,以“康党”为中心,围绕其群体形成原因、思想内核、性格特点,并通过对其在戊戌政局中的行为,评价其历史得失。突破了戊戌政治史一直以来由“康党”塑造的话语体系,分析了其是如何将自己塑造为“新派”且唯一之“新派”的过程,并还原历史现场,爬梳了戊戌时期作为历史实态的新旧之争。缺点在于史料新意不够,其实就只是转换了写作视角,结论等创见略有不足。
满屏的“康党”看得脑壳疼。用举证式的论证,来探讨定义不明的“康党”内涵,以及对“康党”标准作划分,很危险,实际意义也不大, 因为此时此地此人的标准,易诸彼时彼地彼人,则可能不然。更不必说,还有自我认同与他者指认的巨大差异在。本书真是“治丝愈棼”的典型
重点看了前五章,前二章值得再看。
第六、七章对我真的太重要了。
新视角下的戊戌变法史。可是,阅读费劲,康党、康教、康学来回颠倒纠缠,并非如序言里夸的文笔俱佳。倒不如看作者发表的单篇论文《戊戌时期的学术与政治》,更清晰明了一些。
没想象的那么好,六七章如作者所言,归纳总结耳。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