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甜蜜的苦痛的封面

甜蜜的苦痛

余成普

出版时间

2022-04-01

ISBN

9787520199384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现代社会,慢性病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然而,关于慢性病的成因、防治和患者体验,我们仍有很多未知。本书作者余成普以其对医学人类学的深刻理解和创新思考,为我们呈现了一幅生动而深刻的农村慢性病防治图景。
作者简介
余成普,现任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院长,人类学系教授及博士生导师。他的研究领域聚焦于医学人类学,已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学术期刊上,如《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民族研究》、BMC Public Health和BMJ Open等,发表了超过30篇的论文。此外,他还撰写了两本备受关注的专著:《生命的礼物:血液捐赠的理论与实践》以及《生命的延续:器官移植的全球语境与地方实践》,这些作品进一步丰富了学术界对相关议题的理解。
推荐理由
《甜蜜的苦痛》这本书通过深入的研究和丰富的案例,揭示了侗族村寨的疾病发生规律与我国农村疾病谱的相似性,全面分析了慢性病的成因和应对方式。作者运用多元认识论和本体论,结合结构、地方性和主体性,对健康社会因素、社会经济地位、地形、交通、家庭结构等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进行了探讨。书中不仅阐述了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的关系,还结合实地调查数据,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全面的慢性病防治视角。
适合哪些人读
对医学人类学、慢性病防治、农村健康问题感兴趣的读者
从事公共卫生、社会学、人类学等相关领域的学者和研究人员
关注健康生活方式、追求全面健康的人群。
书籍脑图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一 中国农村疾病谱的百年变迁
二 文献述评
三 研究问题与章节安排
第二章 村寨概况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1.慢性病类型(过度损耗&过度摄取)与生命历程、社会变迁的关联;2.多元医疗体系与实践,一类疾病可能选择多种医疗体系,一种医疗体系也可能救治多种疾病类型;3.医疗实践中,患者对不同体系的医者有不同的道德期待(反过来说,不同体系/医生施加给患者的道德压力也不一样吧,直觉上西医对“遵医嘱”的患者要求更高,中医更“包容”一些,可能也是影响患者对医疗体系选择的因素之一);4.反对过于强调慢性病对人生进程的破坏和“带病生存”(将患病后的人生降格为生存)的研究取向,关注患病前后生活的连续性和对日常生活伦理的践行。有意思的地方是有的但感觉写法不太学术?案例也如作者所写深度不够,最后的文献综述写得还挺好的。
患病经历的视角很好地整合了社会制度、生计模式等脉络与因素与个人的生命历程,基于此分类出“过度损耗类”和“过量摄取类”两种慢性病类型,呈现了农村慢性病超越单纯生物医学的完整面向。一方面,健康问题并不简单因为技术进步或生产力进步而缓解,社会和身体可能持续错位,书中最典型的即是当地发展经济作物后,老人的劳动与身体损耗再次日益增加;另一方面,个体的健康与健康行为被社会脉络形塑,又在形塑下有着独特地表达。过量损耗类和过量摄取类在农村老人的身上累积交错,而过量损耗的历史经验(高强度的劳动)甚至在加重过量摄取的风险(“若是要健康生活,就像是回到了过去的苦日子”)。要理解这些因素与背景,医护社这些不同的关怀职业才能与患者一起面对疾病的苦痛。
在中大听过余老师讲过田野中的故事。现在读来还是很有触动。第五章案例很棒。祝贺余老师。
读完之后感觉,吴飞当年提出的“过日子”并非一个独到的发明,而是包括凯博文和本书作者在内的医学人类学者共同关心的一个话题:病患不仅需要医学的治疗还需要一个“道德生活”的空间。如果把道德生活、“过日子”视为某种精神胜利法或者对苦难的遮蔽,那就是反对这种医学人类学的范式。关于慢性疾病“过量的摄取”和“过量的损耗”两种来源。在日常语境里,不管是否合理,过量的摄取导致的三高疾病往往带有一定道德责难:病人在饮食和运动上缺乏自律。然而人们却基本不把过量损耗的原因——劳动视为一种恶(虽然批判996)。即使某教承认劳动就是给人类的苦难,但他们认为人类应该接受这种苦难。他们不会想到劳动是一个暴虐邪恶的daemon给人类的任性折磨,应该和这个daemon斗争。
在与慢性病长期斗争的过程中,许多看似荒谬的事实,或毫无逻辑的选择,实则显示了日常生活的策略和弹性。如能深刻认识其内在逻辑,亦可发现背后有“章法”可循。史学家黄仁宇曾经说过,学术研究的意义不在发现和批评荒谬,而在发掘和解释荒谬背后的逻辑。辩证地看待乡村慢性病人患病经历的复杂性,系统呈现病痛背后的文化逻辑,正是基于这样的努力,这也是本书的价值所在。
72/2023
开始以为写的是糖尿病,但实际涉及乡村的很多慢性病,苦日子到好日子的模式还意犹未尽。9月6号还是7号的时候,终于在书架上见到了这本书,此前只是显示在馆,我跑去即将上架的一堆书里翻了两三次,都没有找到,终于拿到手的那一刻忍不住地开心。上过余老师的课,里面有关医学人类学的学术史及几类视角的部分很熟悉,但因为本书着重写的是慢性病(人),又补充了一些其他的知识点。人类学的著作,怎么说,一边看,一边其实也会引起我自己的回忆。对于乡村,出于对外公外婆的美好回忆,在回看乡村的时候可能只想起来了令人快乐的一面,但一边看本书,又让我想起了那些被我边缘化的记忆:乡村社会里的各种狭隘、恶意和苦难,还有一些令人窒息的氛围,我不应该忘记苦难,不应该在寻找人的生命力的时候忘记曾遭受过的苦难,这二者并不相冲突
related,劝寨子里有高血压的族人少吃猪肉、少盐、少碳水,简直比登天还难。能做到按时服药已经是非常遵医嘱了。结论章节对中国医学人类学的剖析很到位,不过当年扎堆研究艾滋病,跟国外资助有关,比如中英项目指定对艾滋病的追踪。此外,好奇informant怎么用侗话描述患病的具身感受。
印象最深的都是能与自己乡村勾连上的部分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