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书法课:行书的故事的封面

书法课:行书的故事

方建勋

出版时间

2021-03-31

ISBN

9787521730234

评分

★★★★★

标签

艺术

书籍介绍

【编辑推荐】

★北大书法课的主导人、书法家方建勋,书法美学研究者,书法与艺术结合的教学法在今日头条、B站、爱奇艺等各大平台拥千万级关注度

★书稿来自教学讲义,梳理从东汉到清朝行书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学术理路,解析如何欣赏行书的笔法、结构和章法

★四百多幅珍贵图片,来源于数家图书馆、文物馆,图文结合逐件解析两千年历代行书大家作品之美

★书法书写人的心意性情,行书书写心意性情的率真与舒展,通过书法大家对于“境界”的解读,解决练习者对于书法练习过程中的“技术”迷思

★褚遂良得翩翩⻛度,米芾得洒脱自如,赵孟頫得超逸秀媚,董其昌得平淡天真,王铎得跌宕多姿,“八大体”则创造了一个“寂”境 ,书法大家背后是思想大家,以书法建构丰盈的精神世界,代代传递

【内容简介】

本书为方建勋老师编写的书法课程教材,全书从行书的发展,演变到代表书法家的作品,详细讲述了行书这一重要书法的历史,从而呈现了行书在不同历史阶段的价值和意义。文笔通畅朴实,生动有趣,同时配有丰富的图例,操作性强,适合青少年阅读和学习。

作者认为,书法的书写,根本是人的心意情性的舒展与表达。如果太注重华丽的衣装,看重形式过于内在,技法大于人的表达,则很有可能走向形式主义,本末倒置,失去书法的“灵魂”。经常回顾早期的行书,直面早期书写的率真与直接,正可以让今天的我们在精雕细琢技法时,警醒自己不会忘本,不会掉进“技法至上”的深渊。

【专家评论】

这是一本谈行书的著作。可以帮助你鉴赏品味佳作,指导笔下运笔工夫,还可以帮助你了解汉代以来行书发展的历史脉络和学术理路。作者是书法中人,行书正是其擅长的书体,长期从事书法教育,北大书法班前后有千余人得到过他的指导。他将对人生的慧觉、对艺术的体会以及长期临池的经验,凝固在这本书中。阅读此书,读者会多有受益。

——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主任 朱良志

学习书法艺术,最好有老师引路。好老师有三个标准:一是,视野广阔的审美观;二是,深厚的理论基础与人文素养;三是,精准的手上功夫。本书的作者就是这样的好老师,这本书是他多年经验积累的成果。

——北京大学原常务副校长 吴志攀

方建勋

北京大学书法教育与研究中心研究员

北京大学校友书画协会秘书长兼学术导师

北京大学美学专业博士、艺术史博士后

央视书画频道“一日一印”栏目主讲人

著有:

《印境》

《书法课:临帖九讲》

《书法课:字美在何处》(与杨谔合著)

《清秀飘逸的汉隶技法四十五例》

目录
一、初起
二、晋人潇洒
三、王羲之
四、王献之
五、唐人承晋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书法的气势,与尺幅无关,而在于书者的心胸有多宽广,唯有心胸不俗,落笔才能不俗 。书法的美学意义,是每一个儒家文化圈内的人的共赏,站在历史和地缘的角度,一幅幅笔走龙蛇 ,能在东亚人心中引起最深处的文化共鸣,尽管回不到永和九年的三月三日,但看到《兰亭序》时,眼前还是会浮现现实与超越的桃花源。
献之的字势可能是最奇险的,他或许是对出其不意大有偏爱,时刻追寻新鲜奇崛,所以字势欹侧生动,不计工拙而又趣味盎然。 谢安曾经问王献之:你的书法同你父亲比怎么样?他回答:当然是胜过。谢安又说:可是大家都不这么认为啊。献之则答:一般人哪里懂。 蔡襄的行书,有平静一路与放纵一路。平静一路,如《澄心堂帖》、《蒙惠帖》,结体上有颜体楷书之意,用笔则多侧锋取妍,所以字字舒展,圆满从容,大度宽博,如见作者的胸怀明澈如镜。放纵一路,仍是发乎情止乎礼的君子风度,如《远蒙帖》,开头两行心境平和,从第三行开始,纵逸洒落,字势从横势逐渐走向纵势。纵放时,颜真卿《争座位帖》那种游刃有余、随意流走,晋人书法那种飘飘然遗世独立的洒脱之趣就信手带出。
对行书的理解在方老师的旁征博引中得以实现,对学习行书也开始建立信心。
一本行书简史。看过几课作者北大书法公开课视频,非技术性的东西还是看书更快,毕竟可以一目十行。关于书法,来来去去都是那几个词:晋魏风流,盛唐气象,古拙,骨力,灵动,诸如此类,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有才又用功的就王羲之,颜真卿,赵孟頫,王铎数人而矣,所以边看边想边临边写就是学书正路了。岂止学书,任何玩意都如此吧。
真不错。
需要一点书法基础,更能理解老师介绍,最好一开始就做好自己的图片索引~
对行书讲得很全
书中对历代的代表性书家的行书进行了梳理,并且对前后的师承和创新进行了解析,并且配有大量作品彩图,作为一本通识读物拓展对行书的了解非常推荐。唯一有一点遗憾的是只集中在行书系列,有时对书家的解读有些单一了,期待未来有其他书体的系列。
很好读,也很值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