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水下之人的封面

水下之人

吕晓宇

出版时间

2023-07-31

ISBN

9787521758757

评分

★★★★★
书籍介绍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于生活的追求和价值观的塑造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水下之人》通过主人公的经历,引导我们思考人生的意义,以及如何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定位。这本书不仅是一部留学回忆录,更是一部关于成长、友情和自我探索的哲学篇章。
作者简介
吕晓宇,湖北武汉人,出生于1991年,是一位青年作家、学者。他拥有英国牛津大学博士学位,并在澳大利亚国立大学担任研究员,曾供职于联合国。现任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助理教授,专注于国际冲突与和平研究。吕晓宇在评论和非虚构写作领域成果丰硕,作品散见于《单读》、《小说界》等多家知名媒体。他出版的《利马之梦:晓宇的拉美笔记》记录了他的拉美经历。
推荐理由
《水下之人》通过七个不同章节,描绘了主人公亚历山大在牛津大学的留学生活,以及他在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碰撞中的成长和挣扎。这本书不仅展示了牛津大学独特的学术氛围和留学生活,还涉及了战争、历史、社会问题、个人情感等多个层面,深刻反映了作者对人生、友情、爱情和社会的深刻思考。它以丰富的文化元素和细腻的情感描写,为读者呈现了一幅多元而真实的生活画卷。
适合哪些人读
对留学经历、文化差异、哲学思考感兴趣的读者
希望了解西方高等教育体系和文化背景的读者
追求自我成长、关注人际关系和社会问题的年轻人
以及对文学和艺术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感兴趣的读者。
书籍脑图
目录
目录
事先说明
1 (2014年9月) 共产厨房 The Communist Kitchen
1.1 (2069年9月)
1.2 (2069年9月23-24日,墨西哥城)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减一星是因为感觉作者的人格压倒了角色的人格,所以到最后显得有些说教。
用虚构与非虚构的手法,去书写一段关于过去与未来,理想与现实,自由与困境,怀念与遗忘的时代故事。我想,水下之人终会浮出水面。「死亡是留下,一场聚会结束,而只有你不能离开。」
人类要再来一次毁灭性的灾难事件才能拥有未来么?或许到那时确实会有像这部小说里的那位年轻叙事者所做的那样,不是去探索大历史中的大事件为什么这样那样发生,而是去发掘一个生死不明的曾在牛津大学读国际政治的中国学者的碎片人生。或许在作者吕哓宇眼中,这个世界上真正耐人寻味的就是极少数沉默孤行的人,不管他们以何种方式经过这个世界,如何成功地让其灵魂与人生始终处于隐秘状态……理智令他们完全悲观于人类的未来,而巨大的孤独又让他们注定漂泊,当他们貌似冷漠地身处人群中的时候,其实也曾在某些瞬间里流露出温柔的目光,里面充满对这个即将崩溃的世界和其中的某些人的深深眷恋,而对这一切他们又从未言明。
结构上很取巧,富文本模式下展开叙事的确更加省心,不过将时间向后压缩的确会带来一种独特的阅读体验(更多的是忧伤),牛津大学里充满世界主义梦想的青年们,最后到底是我们改变了世界还是世界改变了我和你呢?
好看的。轻型纸感人。
看前半部分不太喜欢,太琐碎了,记不住讲了什么。有点像微博上对当前城市青年精神状态和价值需求的概括的扩写。从骑自行车回牛津那部分开始喜欢L的日记。本来想看完之后再看一遍,看完后觉得没什么再看一遍的必要。
如果后设结构的本质是一腔自恋, 如果世界青年的本质是牛津同侪。
虚实相生,国内出版物少见的写作手法,可见青涩与不适。时不时引我忆起留学岁月,原来足够特别的短暂时光,真的能够对抗时间。期待晓宇回归非虚构。
留学高材生文艺圈青年的迷惘和怅然。虽然但是,来自不同国家的青年,带着自己的语境不断谈论政治、战争、文学和电影的生活环境倒也读得一趣。
拿英文写吧,国际人。
书籍解析
立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