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拉布拉多鸭的诅咒的封面

拉布拉多鸭的诅咒

[加拿大]格伦·奇尔顿

出版时间

2012-05-31

ISBN

9787532143221

评分

★★★★★

标签

游记

书籍介绍

人类对于拉布拉多鸭知之甚少。这种海鸟曾经生活在北美东部,现已灭绝了一百多年,其标本隐藏在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和私人收藏中,据称仅有54件。当然,比这个数字更稀少的是愿意为了写这样一个小物种而环绕地球3.3圈、寻找每一件标本的人。那么诅咒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是其中一件特殊的标本,任何拥有它的人都有一个不好的结局。

在漫长旅途中,奇尔顿遇到了各色各样的科学家、记者、业余鸟类学家甚至是一个苏格兰采蛋贼;他从位于拉布拉多的繁殖地来到蒙特利尔和多伦多一些发霉的房间,在欧洲和美国寻找博物馆和个人藏品;他经历了宿醉,在一条冰川小河里赤身游泳,在纽约差一点被捕……最后,他终于见到了最后一只拉布拉多鸭,结束了这段奇妙的旅程。

《拉布拉多鸭的诅咒》不同于其他任何探索,它的特殊之处就在于探索的对象在我们出生之前就已经灭绝,没有任何活人见过它们活着的样子。

编辑推荐:这是一个关于执著的故事,谁会为一只死鸭子如此大动干戈?而在实用主义之外,我读出作者的童真来,人与自然原本是可以和谐相处的,作者对于如此微小的物种的尊重与执著确实令人感动。确实,每个物种都是造物主的光荣。

整本书的结构清晰,情节紧凑,语言诙谐幽默,虽为科普类的题材,但读来却十分轻松。阅读时仿佛与作者一同经历了探险,一同抽丝剥茧地寻觅起每一只鸭子,引人入胜。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对拉布拉多鸭的生活习性更为了解,也了解到了每一件标本背后的故事。因为这些标本分属于世界各地不同的博物馆,所以也有幸做了一回背包客,跟着游览了很多地方,比如苏格兰、德国、加拿大、爱尔兰、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在一定程度上,本书也成了一本游记作品,喜欢旅游的朋友也不妨一读。

然而除了对寻访拉布拉多鸭标本的有趣描述和欣赏各国风景外,这本书中还是有些严肃的东西,环境保护无疑是书中的草蛇灰线,总会在文字笔端自然地流露出来。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作者在对某件拉布拉多鸭标本进行检查时,有的这样一段描写:“雷德帕思博物馆的这只拉布拉多鸭,不论出身如何,并没有机会面临多少生命的挫折……看得出它曾经很有希望长成一只成年公鸭。生平第一次被制成标本时,它状态或许并不好,胸膛里满是弹孔和愤怒……当我测量它的左翼时,我朝它的头部看了一眼,我发誓它给了我一个责备的眼神。”带着滑稽幽默的口吻却将严肃的主题再次加强了一遍,引人深思。或许我们问这个世界索取的太多,而给予的却太少了。但愿当我们醒觉时,在水泥墙面之外,还有鸟儿愿意为我们歌唱。

目录
致谢
序言
第一章. 约翰•詹姆斯•奥特朋在上帝遗忘之地
第二章. 苏格兰一日行
第三章. 老朋友和老鸭子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如果不是二流出版社和二流编辑,这本书可以打九分。
终于看完了,回味起来觉得蛮有趣的。这个毒舌鸟类学家。
吐槽达人的游记。
好看
灭绝物种残留标本treasure hunt。作者是个不遗余力自黑的逗比,他的幽默感提高了这本原本枯燥的游记的可读性。结尾还有一个可以赢得一万美元的挑战,有志者可以一试。
很有趣的书,来回西南的动车上看完了。由探索标本鸭为线索的游记+研究笔记。看到去过的地方会心一笑。喜欢一件事坚持去做的人真棒
作者一直在叨叨,文笔差,读起来难受
加拿大收集癖教授,可能是爱鸟,二十多年素食,强迫症一样要测量亲历全球有记录可查到50几只灭绝鸭子的标本,文风幽默,拮据穷游欧美去探博物馆,因此少不了旅途中的吐槽。描写臭鸭蛋的章节搞笑,旅伴受不了要求作者去处理臭蛋,作者到海边小心转孔释放蛋清,发酵的内质在压力下喷出,味道各种恶心的混合,作者运用各种俏皮话,把一个穷游探馆找小众藏品的故事讲述地吸引人。人有些癖好生活就不枯燥了,想想一个几百年鸭子的标本放在角落天天路过,除了懂行的人,谁知道这是等价黄金版贵重的物件,俗人就是得给个价码才能理解事物的价值。最近总是围绕一个主题,20世纪西方上流贵族以博物收藏为攀比,各种收藏稀罕物,比如《最后的巨人》里描述的割掉最后巨人的人头,利益引诱大批猎人去世界各个角落灭绝物种去。
“如果你在某天决定辞职从事鸟类研究,这里给你一些建议。如果你想要成为一名鸟类学家,那就选择一个偏远的异国他乡,这样,即使你会变得身无分文,你至少可以告诉自己,你在忍受贫穷的同时也在享受美丽的风景。作为工作在荒野地带的鸟类学家,你极有可能死于大型恐怖动物的利齿之下,而不是债务人的监狱中。”搞学术的人带点毒舌显得无比可爱(比如灰鸽子银水),为什么会在书库里挖出这本书来看,是因为道格拉斯亚当斯为渡渡鸟写了三本科幻小说(雾),所以我什么时候去把道格拉斯看完?
一本为了研究拉布拉多鸭,到处旅游的小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