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玻璃球游戏的封面

玻璃球游戏

[德]赫尔曼·黑塞

出版时间

2014-06-01

ISBN

9787532152513

评分

★★★★★

标签

文学

书籍介绍

在一个未来的世界里,玻璃球游戏成了音乐和数学演变而成的符号系统,是人类所有的知识和精神财富。由于纷繁的政治和战争,人类文明正面临毁灭的威胁。为拯救和宣扬人类这一精神文化,某宗教团体在做不懈的努力。克内希特是个孤儿,由该宗教团体抚养成人,他天资聪颖,凭借自己出众的才华和优越的组织才能,在这个精英群体里不断上升,直至团体的zui高层,成为玻璃球游戏大师。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他逐渐不满足这个与世隔绝的精神王国,觉得在这种象牙塔里是不可能为民众做出贡献的。于是他来到现实世界,试图用教育来改善整个世界。然而他事业未竟,却在一次游泳中不幸溺水身亡。

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77-1962),出生于德国小城卡尔夫的一个牧师家庭少年时,黑塞不堪忍受僵化的经院式教育,中途辍学,先后当过工厂学徒、书店店员。从一八九五年起,黑塞大量阅读德国和外国的书籍,深入研究了十八、十九世纪的欧洲文学和哲学,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一八九九年黑塞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浪漫主义之歌》。一九○四年,黑塞发表了长篇小说《彼得·卡门青德》,一举成名,从此成为专业作家。一九一一年,游历印度,翌年回国,迁居瑞士,一九二四年入瑞士籍。一九四六年,“由于他的富于灵感的作品具有遒劲的气势和洞察力,也为崇高的人道主义理想和高尚风格提供一个范例”,黑塞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目录
游戏大师约瑟夫·克内希特生平传略
感召
华尔采尔
研究年代
两个宗教团体

显示全部
用户评论
#边看《玻璃球游戏》边听古典音乐感觉好棒…# …是来自古典音乐大师和浮士德的蒙召。
黑塞的伟大之处在于他把一个人的内心可以描绘得极其细腻又壮观。
结尾不知道为什么想起了棱茨 这样一来 黑塞的作品好像就都看完了😕
前半本的阅读经历了漫长的价值观煎熬。好在这最终还是一本无论文笔还是剧情都在向上螺旋切拨云见日的小说。核心精神与道德责任的滋养沁人心脾,铺垫皆有其现实意义。其中的人文关怀与社会投射都让人在放下这本小说后更强烈地感受到土地的坚实与人类社会值得被期待的可能性。
您老人家怎么变得这么啰嗦了!!
包罗万象的隐喻。最喜欢传记第一篇。
读出了好多以前作品的影子,很喜欢前面部分和结尾部分,中间读的很困难。但是真很喜欢结尾
目前更看得懂的还是后面的三篇传记,前面的大体上理解了,但看到最后的以前出版的前言,还是觉得想得浅显了。总的来说,绝对是一部值得收藏与反复回味的作品。
卡斯塔利亚象征一个完全的精神世界,玻璃球游戏是全部艺术的总和,克内希特是在体制内有天赋并且勤奋的人,年轻时就受人赏识,最后在领域内取得别人望尘莫及的成就,但在坚定向前的背后深藏着渴望回到现实世俗世界的幸福,成为大师之后的各种事务耗费着他的心力,最后脱离。最后的结局是完全想不到的,为什么没有一个善终呢,感觉和在轮下的主人公一样,可能是受体制的腐化太深,只有通过超越生命这种形式才能真正脱离。
长长的铺垫,戛然而止的结尾让人猝不及防。最后的《传记三篇》是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