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 少女的告密的封面

少女的告密

(日) 赤染晶子

出版时间

2014-12-01

ISBN

9787532153930

评分

★★★★★
书籍介绍

小说叙述了在京都大学,外国语学院学习德语的教材为著名的《安妮日记》。老师要求大家背诵日记片段,并告知安妮真正的秘密就在背诵的文字中。女孩们开始挑战背诵,在日本式的单纯努力下,一次又一次克服内心的恐惧。

用户评论
3.5,对安妮日记的解构和重组列出了对我而言相对罕见的关注点,外国教授对人偶的痴迷和对日本少女执念的stereotype以及日本女学生对教授崇拜爱慕(or本质慕洋?),对安妮成为荷兰人自者->他者而反过来鄙弃自己犹太人身份的诠释也很有意思。利用辩论语言vs忘词去解释个人身份以及情感化代表个人……嗯。这本小说明明是个文本解析居然还能写成小说形式真的蛮好玩的……lol阅读体验非常新奇……中间不停穿插着安妮日记的片段和朗读/背诵画面也很有空间时间上的迷惑感诶。 以上是我瞎掰的。
我是真的没看懂。。讲滴啥呀
很有趣的作品,作为秘密的少女心事与宏大的大屠杀主题相联系,不难看出作者的野心。文本多少有些单薄,使得想呈现的内容最终也显得有些唐突。但语言本身的流畅保证了故事的可读性,值得一看。
1.作者到底多爱《安妮日记》这书啊?2.众口铄金。
已读47th.
小说很短读完很简单,但是故事却不是那么简单。外国语学院里面进行一场演讲比赛,教授要求背诵《安妮日记》。大学中的流言和安妮被告密交杂在一起,有共同之处也不尽相同,最终的结论我不怎么认同,但作者的描写我很喜欢。
就背一篇德语课文整得这么困难?那你们用德语联模、辩论、实习、出国游学、毕业答辩不得累死啊?不得排练一千遍啊?
以其多义性来说,得到芥川奖并不意外。哲思性以其贯穿的比喻与象征显现,将女性环境中告密的心理惊悚行为展现,一种无法自证清白的现实境况。但将少女之间流言蜚语的告密行为与《安妮日记》相类比显然有些不妥(或者说融合不当),安妮的被告密或许是“主角成为本我”的推动力,而不应是并行。两者的他者化程度显然不可同日而语。结局对安妮自己即为告密者这一写法还是颇具冒犯性。
故事性不足,虽然有奇怪的地方...
自己有同样的经历,我却没有努力反抗,以至于变成心里的疙瘩,成长路上的阻碍,思想上的恶魔。到现在我也没能忘记阴影里的自己,人言可畏!
Z-Library